close

ADHD是否須服藥,其選項並非像總開關一般,不是 ON,就是OFF,在這之間仍然有許多的排列組合。

 

在班上成績表現不理想的孩子,並不等同於注意力有問題,更不等同於這些孩子就患有注意力缺陷疾患,當然也不應該就此思考這些孩子就該服藥。學業成績不理想的背後,有許許多多的因素存在,也許您問一下班上的小朋友,他們將會告訴您許多可能的理由,不專心一定不會是唯一的理由。

 

當ADHD孩子須要到服藥的階段,此刻的想法倒不是他們會變得聰明,而是讓他們也有一般同儕的機會,讓自己的學習條件能維持在最佳的狀態,如果他們的自我控制缺陷真得處於相當不利的狀況。在這藥物發揮角色的當下,無論是短效型的利他能,或是長效型的專思達,趁這段期間加把勁學習知識、學習人際、學習如何自我控制及其他一切一切。

 

對於ADHD父母而言,選擇讓孩子接受藥物,在心中其實是經過相當的掙扎與不捨。這就像有些父母,為了感受孩子服藥後可能的副作用反應,自己竟也突發奇想自行按比例吃藥,孩子一顆利他能,自己就來兩顆利他能。當然服藥後所帶來的心悸、嘔心、反胃、腸胃不適等副作用,也容易讓父母非理性地讓孩子中斷與藥物的關係。

 

對於班上有ADHD的老師,在努力嘗試各種班級經營及輔導技巧後,如果仍不敵ADHD生理上的作怪時,多數仍然無法避免地期待藥物輔助能為班級教學及課堂秩序帶來春天,以適度舒緩心中所存在的焦慮與壓力。畢竟對於班級老師而言,不單只是一比二十、三十,有時甚至於還須面對這些二、三十位同學背後的家長關心的眼神。

 

用藥不用藥,真得不是二分法的爭論或拔河。衷心期待當這些處方簽被開立時,當中能有更多的同理,更多的謹慎。同時也讓ADHD家長明白除了藥物之外,他們還有許多可以幫助孩子的選項,無論來自於教育、來自於父母效能提昇,甚至於家人、老師、同儕及周遭他人的理解、包容及接納-雖然這又是另一項更具難度的挑戰。


Photo:Pink Sherbet Photography, CC Licens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