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1.03 孩子情緒行為的處理技巧及溝通策略 (下午: 新竹市東區科園國小)
113.01.05 不再捏爆橘子!提升親子溝通與互動 (晚上: 臺北市大安區龍門國中)
113.01.06 溫和堅定,談學齡前常見的情緒與行為問題處理策略 (上午: 主辦單位: 新北市學前特教諮詢服務據點 演講地點: 新莊裕民親子館 (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新生巷66號1樓))
113.01.06 如何不被3C綁架?「滑」世代的親子教養術 (下午: 基隆市仁愛區仁愛國小)
113.01.07 走進孩子的情緒世界-提升孩子的內在學習力、專注力與自我控制力 (下午: 財團法人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 地點:彰化縣埤頭鄉大湖社區發展協會(大湖國小內) 對象:臺灣夢社區築夢基地之執行人員及志工)
113.01.09 如何不被3C綁架?-談青少年3C沉迷與網路成癮 (上午: 臺北市私立東山高級中學)
113.01.10 如何陪伴現代孩子(下午: 新北市雙溪區上林國小)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2.01.03 如何不被3C綁架?-與3C維持正向關係 (下午: 彰化縣鹿港鎮鹿鳴國中 對象:學生)
112.01.04 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的班級經營與輔導策略 (下午: 臺中市神岡區社口國小)
112.01.05 傾聽孩子情緒表達,如何介入及引導? (上下午: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教師希望心坊 )
112.01.06 3C網路,是不是讓孩子變了樣? (晚上: 新竹市東區新科國中)
112.01.07 溫和堅定,談學齡前常見的情緒與行為問題處理策略 (上午: 新竹市聯發科技幼兒園)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手機收不回來,怎麼辦?我們都約定好了,但孩子卻不願意把手機交回來,我該怎麼辦?

 

我們先暫停一下,既然是約定,那就表示雙方經過討論之後,針對彼此約定內容同意下,才開始進行。

 

當孩子違反約定,想想這回是第一次,還是說孩子不遵守約定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重點就在這裡。

 

文章標籤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吵架不等於溝通,吵架是得要論輸贏的。

 

在實務工作上,總是聽見爸媽抱怨,昨天才和孩子吵架。

 

有時,我們得停下來想一想。和孩子吵架,究竟是要幹嘛?我們的目的是要做什麼?

 

吵架總是得要摻雜一些負面情緒,特別是生氣,憤怒,不滿,委屈,怨懟。

 

文章標籤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段時間,我常笑說,從市府轉運站連接捷運板南線市政府站的樓梯,幾乎快成為我個人的運動場。

 

怎麼說?因為大多數的人使用的都是一旁的手扶梯,而那時樓梯幾乎快成為我在使用(哈!當下,常常都我一個人走)。

 

雖然,自己最近也習慣搭乘手扶梯了(年紀漸長,體力有點時不我予)。

 

倒是有一回,突然看見一位媽媽讓年紀約莫一歲多的孩子在一旁練習爬樓梯,而且小小孩還爬的很起勁(你就可以想像那樓梯的使用率究竟有多低了)。

 

文章標籤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是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第一屆學生(81/9-83/6),當時碩士論文進行的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與同儕之遊戲行為研究》。
 
30年前,ADHD尚未被納入特殊教育法,不屬於特教法保障的身心障礙學生,得不到任何的特教資源與協助。
 
那些年,除了聽障、視障、腦性麻痺、智能障礙、自閉症較被關注外,ADHD孩子很是被忽略,且不友善的對待。
 
ADHD孩子在教室裡總是讓老師感到頭痛,時不時的抱怨,甚至於被要求轉學。
文章標籤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演講現場,我往往會問現場聽眾一件事,「請問您二十四小時內有自拍的請舉手?」這時可以預期的是,現場舉起手的人真的不多。

 

沒關係,那我就再開放一點,「請問在七天以內,你有自拍的請舉手?」這時,人或許就會多了幾個。

 

為什麼會聊到自拍這件事?在這裡,我們就先拋開自戀與否這個議題。

 

對我自己來說,在工作的過程中,旅途上,我常常時不時的就自拍。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造成孩子的情緒困擾中,有一項負面思考,常常出現在自閉症、亞斯伯格症特質的孩子身上,那就是非黑即白,極端的二分法。

 

太過於固執的想法,以及極端看待這世界的方式,往往讓這群孩子在複雜的人際當中,顯得明顯格格不入,並讓自己深陷在困頓中。

 

我們期待孩子在面對多變的情境中,能夠提升孩子對於周遭人事物的因應彈性。不至受制於僵化的思考,而不懂得應變。

 

在黑與白之間,其實存在許多的灰色地帶。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除了聳肩,還是聳肩。

 

當你和孩子說話,詢問過程中,發現孩子不時的聳肩。他清楚地向你表達,我不知道。

 

但是你發現,話一問完,孩子不假思索,馬上聳肩。

 

到底是真不知,還是假不知?還是只要一聳肩,就可以立即中斷大人的問話,讓大人問不下去?

 

先想一想,我們問孩子的用意,或許在於想了解孩子的想法、感受、事情的緣由、經過等細節,想要對孩子進一步的了解。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不要再說了⋯⋯」孩子兩隻手摀住耳朵。但令你不解的是,自己根本還沒開口說話,孩子是否反應過度了?

 

面對眼前孩子所呈現出來的行為,我總是問著自己,這個行為到底在告訴我什麼訊息?

 

這麼想,好處在於,讓我們有想要了解孩子的動機,而不會受制於孩子的行為表現,而讓自己有了情緒。

 

或還沒有弄清楚原因,就馬上採取行動下去。無論是處罰、威脅⋯⋯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