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時間管理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在職場上,工作中,我們很容易抱怨事情太多,沒有時間把事情做完。

在這些抱怨的當下,許多重要的事物,就因此耽擱了。甚至於,在時間的壓縮下,工作品質卻一直沒有辦法符合自己的表現。

對於自己期待的落差,往往也造成自己心裡的挫折,負面情緒也自然衍生。

時間管理這件事,正反映了我們如何看待時間,以及眼前事務的關係。不論是工作上,或是生活中,任何與自己切身事務之間的關係與瞭解。

面對時間管理這議題,是該讓我們好好靜下來思考,我們眼前的工作內容和自己的能力,身心狀態,以及事務的優先順序,找到事情的輕重緩急。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人多少都沾了一些拖延的氣息。這味道,不甚好聞,有時又讓人感到嗆鼻,甚至於讓心頭烏煙瘴氣,使人心情不美麗。但這要怪誰?只能說是自己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

我們總希望孩子擺脫這身拖延,但尷尬的是,我們卻也深困在其中。這一點,說是要教導孩子,卻也少了一份說服力。

但為了讓內心清淨、低耗能。為了能夠快刀斬亂麻,切斷與拖延的牽連。或許就讓我們靜下來想想,說是反省也可以:「為什麼類似的一件事,有些事我們會選擇拖延,讓他人在背後嘀咕、抱怨?有些事情卻努力使命必達,在deadline之前完成,以博取好名聲?」

你要說這兩件事情有困難度嗎?其實這也不盡然。要說是沒時間,倒不如說,是一種你自己的選擇、有意識地判斷哪些事:現在需要端上料理台,哪些事就堆放在冰庫慢慢來。當然,你知道拖延是一種抗拒。

有些事,你就是想要把它擺著。雖然你知道它的deadline已經過了,但是我們仍然不為所動。有時,自我安慰「臉皮厚一點,心臟就會強一點。」這也不是說「拖延有理,dealy無罪」。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神啊!請多給我一點的時間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近日,當台北市宣布「廢除國小制式寒假作業」在輿論上,激起了許多不同意見與看法。面對這項打破長期以來的作業規定,卻也讓自己有了一個深層的思考:關於孩子時間管理與好好生活這件事

我們試著延伸來思考,「孩子可以如何使用這些完整的時間?」請注意,這裡強調的是「可以如何使用」,而不是「該如何使用」。

想像「時間的禮物」,擺放在眼前(或許這時間本來就歸屬於孩子的)。不用寫寒假作業,這時,孩子的腦海裡,或許很自然地浮現出許多「想做」的事情。

至於這些「想做」的事情,是否等同於父母願意讓孩子去做,在此先予以保留。當然,這些「想做」的事情,或許在過往已被忙碌的課業、補習、安親、才藝等壓抑在內心的絕望深處。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田:有效做好時間管理/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你是否發現,孩子總是在時間的運用上,顯得一團混亂。時間管理如果做得好,每個人會發現自己就會多出許多的時間,做你喜歡的事情,當然該要做的事,無論是緊急的、重要的,你也都仔細地顧慮到,而不會有所遺漏,或優先順序分不清。

(1)時間田。拿出筆,在紙上畫出一塊田,田字裡的四個口,畫分成四個象限。區分緊急、不緊急,重要、不重要。左上角,既緊急又重要,當然這件事情非做不可,就像焦點紅心。右上角,緊急但卻不重要,這應該花掉你的時間少一點,就像麵包屑。左下角,不緊急卻重要,這就得像鴨子划水般慢慢思考。右下角,不緊急也不重要,這應該列為拒絕往來,好比小魚乾好了。瞭解你的時間田,你的時間都是用在哪一塊?

(2)聚焦紅心。請把你腦袋思緒最清晰的時間,留給左上角,動手做又緊急又重要的事。時間管理要發揮到最大的極致,首先你可能需要很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裡?你的紅心要很清楚。如果你真的無法鎖定你的紅心,試著與你的父母、老師一起討論,試著列出三至五項,在從中去排列你的優先順序,讓焦點紅心逐漸浮出。

(3)鴨子划水。有些事情,對你來說很重要,但是時間並不緊急。這時,你就可以細水長流,像似鴨子划水般,仔細去進行,一步一步去累積,一點一滴去完成,等時間到了,也順勢把重要的事情做完。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田:有效做好時間管理/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你是否發現,孩子總是在時間的運用上,顯得一團混亂。時間管理如果做得好,每個人會發現自己就會多出許多的時間,做你喜歡的事情,當然該要做的事,無論是緊急的、重要的,你也都仔細地顧慮到,而不會有所遺漏,或優先順序分不清。

(1)時間田。拿出筆,在紙上畫出一塊田,田字裡的四個口,畫分成四個象限。區分緊急、不緊急,重要、不重要。左上角,既緊急又重要,當然這件事情非做不可,就像焦點紅心。右上角,緊急但卻不重要,這應該花掉你的時間少一點,就像麵包屑。左下角,不緊急卻重要,這就得像鴨子划水般慢慢思考。右下角,不緊急也不重要,這應該列為拒絕往來,好比小魚乾好了。瞭解你的時間田,你的時間都是用在哪一塊?

(2)聚焦紅心。請把你腦袋思緒最清晰的時間,留給左上角,動手做又緊急又重要的事。時間管理要發揮到最大的極致,首先你可能需要很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裡?你的紅心要很清楚。如果你真的無法鎖定你的紅心,試著與你的父母、老師一起討論,試著列出三至五項,在從中去排列你的優先順序,讓焦點紅心逐漸浮出。

(3)鴨子划水。有些事情,對你來說很重要,但是時間並不緊急。這時,你就可以細水長流,像似鴨子划水般,仔細去進行,一步一步去累積,一點一滴去完成,等時間到了,也順勢把重要的事情做完。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天啊!我無法想像眼前的一團混亂』,黑鴉鴉的烏雲籠罩在原本清晰的思緒上,眼前矗立著一座高聳入雲的『拖延山』。
  • 望著『拖延山』,腦海不斷自問自答,心中不斷激動吶喊『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管他有沒有人聽到。
  • 眼前不應該是如此風景(或說殺風景),原來的『效率平原』到哪去?


  • 是怎樣的性格與做為,讓眼前堆積成如此一座高海拔的『拖延山』?
  • 『時間不夠?』先將問題拋給上帝。但上帝給的時間配額(quota)每個人都一樣,如此抱怨似乎行不通。
  • 『等一下』『待會再處理』『等有空再來弄』『累了,先休息一下吧』『想一想,應該會有更好的方法?』(心中OS:拖、拖、拖、拖、拖、拖、拖、拖、拖延成山)。
  • 一句句『拖延』的自我暗示,恰似土石流般,帶著土流、泥流滾滾而下,讓眼前的自己毫不自知,即將大難臨頭,直到有一天突然望見這座似陌生又熟悉的『拖延山』矗立在眼前。


  • 『拖延山』,讓自己的澄澈心靈及靈光腦袋劃出一道性格上的致命傷。
  • 『拖延山』,讓自己得了片刻的喘息,卻也換來一場加倍利息,卻無累積紅利的慢性痛苦指數。


  • 行動前,動腦思考想一想是控制衝動的必要煞車來令;但一想?二想?三想?是否能夠立即啟動執行引擎指令暫且保留。
  • 但可以預見的是,想法存放在腦袋愈久,工期暫延的期限愈拖愈長,在執行的道路上一定容易形成一道道擋土牆。
  • 工作不落地,家事不落地,作業不落地。
  • 事情擺在眼前,您是否能夠秒殺、分殺般立即判斷出做?或不做?的優先考量。
  • 做?馬上做?隨後做?全部做?分段做?一連串秒殺思考後,請立即給個最後期限(deadline),並開始行動。


  • 『拖延山』海拔高到讓您高山症報到。
  • 『拖延山』空氣稀薄到讓您須要氧氣罩。
  • 『拖延山』對自我有能感、自我責任感及好的自我感覺肯定讓您爬得汗流浹背。
  • 征服『拖延山』?想都不敢想,畢竟這是終年所累積形成的山巒,冒犯不得。
  • 『拖延山』爬?不爬?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硬碟塞滿,電腦不轉。
  • 時間塞滿,頭腦不轉。
  • 車子塞滿,道路難轉。
  • 塞滿、塞滿、塞滿,滿足心理的空轉。
  • 塞滿、塞滿、塞滿,讓效率一切變慢。
  • 塞滿、塞滿、塞滿,除非想快點完蛋。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首先,在提昇時間概念之前,孩子必須能夠知道『時間』是怎麼一回事,至少學會如何看得懂『時間』。

  • 如果您還沒有為孩子準備一隻手錶,建議您試著魔棒一揮讓他的手脕上多一隻時間的轉輪,讓『時間』能夠跟著孩子走。

  • 試著在生活中讓孩子隨處都可以看見時間、注意時間。無論是電子數字鐘、時鐘或鬧鐘,讓看時間這件事,變成一種重複做的習慣。
  • 當習慣重複做,重複做變成習慣,很多事情就容易變得自動化,包括留意『時間』這件事。

  • 在日常生活中,試著讓孩子有機會去猜時間,無論是對想做的事,或避之危恐不及的嫌惡事。
  • 孩子如同大人,對於時間的感覺都是一個樣。做喜歡的事,感興趣的事總是嫌時間太短、太少;做不想做的事,討厭的事又認為時間過得太長、太久。
  • 讓孩子能夠具體告訴您,做這些事情經過多久時間,無論您是打斷他看電視,或是他作業寫了一陣。特別是在沒有時鐘的提示下過了幾時?幾分?
  • 縱使一開始讓他亂猜測也好,胡說也罷,估算練習久了,對『時間』這回事總是一回生、二回熟、三次之後或許就逐漸敏感、深刻。

  • 當孩子對時間敏感,對時間有些初步的概念,日後要期待孩子能在特定時間內完成所該做的事,達到應有的效率就再往前近一步了。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時間留白往往能讓思緒清晰。
  • 時間留白往往能發揮效率。
  • 時間留白往往能讓呼吸調節滿意。
  • 時間留白往往能有彈性回心轉意。
  • 時間留白往往能讓情緒舒適愜意。

  • 時間留白。

  • 時間塞滿有礙身心健康,未成年者請勿模仿,已成年者請適可而止。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完美,總是讓人期待。
  • 為什麼一定要完美,卻讓人不一定說得出來。
  • 為了達到完美,許多孩子的功課進度被迫拖延下來。
  • 修改,再修改。
  • 為了達到完美,許多人寧可耗費時間先編想這個畫面。
  • 想多於做,想得愈久,做得愈少,時間一樣不等人持續往前走。
  • 為了完美,卻什麼事都沒做完,一切反而變得不完美。
  • 完美,為自己、為孩子帶來什麼?
  • 動個筆,試試看,是否可以寫下說服自己「完美」的十項理由。
  • 別讓大人的完美,成了孩子學習動機的絆腳石。
  • 「完美」ON SALE全館75折,先讓孩子學會完成再說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把15分鐘做為一時間單位,一個小時內就有春、夏、秋、冬。
  • 把15分鐘做為一時間單位,一個小時內就有啟、承、轉、合。
  • 把15分鐘做為一時間單位,讓自己的每一個小時多一些節奏感。
  • 把15分鐘做為一時間單位,您會發現一天似乎多了些時間,從24小時幻化成4×24=96個時間單位。
  • 把15分鐘做為一時間單位,試著讓自己與孩子的短期目標更明確。
  • 把15分鐘做為一時間單位,讓孩子能夠發現自己多出了許多完成的機會。
  • 把15分鐘做為一時間單位,讓孩子覺察自己的注意力持續性,OK後,正向回饋一下自己,再接著下一波的15分鐘持續。
  • 把15分鐘做為一時間單位,預設為留白時間,沈澱思緒,微調心情,好整以暇面對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15分鐘。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