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啊!請多給我一點的時間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近日,當台北市宣布「廢除國小制式寒假作業」在輿論上,激起了許多不同意見與看法。面對這項打破長期以來的作業規定,卻也讓自己有了一個深層的思考:關於孩子時間管理與好好生活這件事

我們試著延伸來思考,「孩子可以如何使用這些完整的時間?」請注意,這裡強調的是「可以如何使用」,而不是「該如何使用」。

想像「時間的禮物」,擺放在眼前(或許這時間本來就歸屬於孩子的)。不用寫寒假作業,這時,孩子的腦海裡,或許很自然地浮現出許多「想做」的事情。

至於這些「想做」的事情,是否等同於父母願意讓孩子去做,在此先予以保留。當然,這些「想做」的事情,或許在過往已被忙碌的課業、補習、安親、才藝等壓抑在內心的絕望深處。

當然,在「想做」與「需要做」之間,往往也是親子之間的溝通與衝突的關鍵點。這一點,在青春期階段往往都屬於八點檔的重頭戲,不斷地像長壽劇般上演。

面對即將來臨的假期,我想就讓我們與孩子一起同步來練習、安排與規劃時間的運用。請先拿出一張A4紙,在上頭畫出「田」這個字,分別在這四宮格上,標示出重要/不重要、緊急/不緊急。因此,在紙上呈現出四種排列組合:


◎又重要又緊急
◎重要但不緊急
◎不重要但緊急
◎不重要又不緊急

這模式在許多談論時間管理的文章與書籍上,我想你應該不會陌生。當然,你是否徹底執行又是另一件事情了。請一起和孩子把寒假的待辦事項,思考後,分別填在這四宮格上。

感謝「廢除國小制式寒假作業」這議題,讓自己激盪出孩子如何面對眼前事物的優先順序,同時提前規劃自己的生活內容——一種培養自己能夠好好過生活,過自己心目中生活的能力。

當然,在親子的討論之中,彼此對於「重要」與「優先」、「想要」與「需要」之間,多少會碰撞出衝突的火花。這當中,我想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可以有彼此相互討論出的共識。

試著將這句經典的slogan,「投資一定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做一下調整「放手一定有風險,時間投資有賺有賠,運用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而這裡的公開說明書,指的是親子之間所討論、研發出的共識。

讓孩子學習對時間的操盤吧!在「合理範圍內」放手給孩子練習時間的規劃與自主。父母需要一些勇氣,孩子需要一些自律。至於寒假的績效如何,就有待親子之間如何攜手,讓時間「浪費」在美麗的事物上。

神啊!請多給我一點的時間。我想,這或許是許多台北市以外的小朋友內心的呼喚。你,聽見了嗎?



Photo:r. nial bradshaw,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親子天下嚴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