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孩子什麼都不想做?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有時,孩子懶洋洋、有氣無力地告訴著你「什麼事情都不想做?」在這裡,這個「都」字的確挺可怕的。一個「都」字,全有全無地,不經思考地,像個PM2.5超標的霧霾般,把自己的心情與動力,全部覆蓋,讓自己很難呼吸,且出不了門。

 

想法很神奇,也充滿著威力。平時在看待事物,傾向於使用怎樣的字眼,往往也決定著這股力量要把你帶往哪個方向去。是黑暗、邪惡、失落,還是光明、良善、活力。

 

當然,有些孩子沒有自我覺察的習慣。因為,平時我們也很少對他示範。這時,當然也就很難從這些負向字眼所帶來的巢臼裡脫困。而讓自己慢慢地、慢慢地、慢慢地,被蠶食、被吞噬,而讓自己的熱情、動力盡失。

 

沮喪、低落、落寞,持續像低氣壓籠罩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讓心情變壞。這時,行動力也像引擎被拔除般,動彈不得。像報廢的機器一般,堆積在滿布蛛絲的倉庫角落。

 

孩子,缺乏了笑容。孩子,沒有了元氣。孩子,一切事不關己。孩子,繼續垂頭垂頭喪氣。心情,灰濛濛,不美麗。

 

這時,請先別怪孩子他自己。說真的,這一切也非他自己願意。想法重要、覺察重要。但這時啟動改變,建議先從行動開始。行動,讓孩子先動起來。

 

當然,你疑惑了,面有難色地問著「心理師,這孩子不就已經開口說,什麼事情都不想做?這又如何讓他動起來?」

 

我想,就來製造孩子不得不動的需求吧!

 

「什麼事情都不想做?」那麼先觀察孩子當下在「做」什麼?好吧!就以賴在床上為例。什麼事情「都」不想做?那就別「躺」了,連「躺」這個動作也不要,不是嗎?

 

孩子這時「得」起來,離開床上的舒適圈。如果他這時像個雕像般站著不動,那麼就靜靜觀察,他在哪個時刻會動起來。說真的,孩子畢竟不是石膏做的。要維持長時間的不動,很難。至少吃、喝、拉、撒的生理需求總該有吧。

 

先別幫孩子做太多,日常生活的例行活動,放手讓他自己來。吃飯,碗筷,請自取。添飯、夾菜,自己來。有時,你需要施個小手段,吃飯沒筷,喝湯沒匙,想要自己動來去找來。在這裡,不是故意折騰孩子、耍弄心機,而是擺脫孩子的「不動」,爸媽的腦筋得動一動。

 

有時,孩子抱怨「什麼事情都不想做?」但仔細一瞧,留心一看,其實或許話裡所要表達的是——如果是3C,我就動。好吧?既然想玩、既然想看,那麼爸媽索性把平板收起來、遙控器藏起來。讓孩子來問,讓孩子去找,雖然讓他焦躁,但總比像個石頭不動還好。同時,也讓孩子明瞭,與其強調、自我暗示「什麼事情都不想做?」倒不如,清楚表明,自己真的想做的事。

先擺開「都」的魔咒。讓孩子在生活中,多一些小小的行動。無論是把書架上的書取下、擺上;無論是把桌面的雜物一掃而空;無論是和你出門散步兜兜風。引導孩子從自己生活上的細微事物動起來。

讓孩子從「什麼都不想做」,慢慢轉為其實自己「想要做什麼」、「應該做什麼」、「可以做什麼」。別再讓「都」這個字來惹禍,讓孩子以為自己什麼「都」不能做。

 

 

PhotoIan D. Keating,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親子天下嚴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