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這裡人好多,好熱鬧,好好玩哦。」「阿泰,我帶你來書展,是要讓你好好看書,不是在那裡好好玩。」

媽媽決定與孩子約定好,「阿泰,我跟你講,兩點,兩點半,三點,三點半,我們就約在這裡,你要記得,如果找不到媽媽,你就直接在這裡,我們就在這裡碰面。」媽媽指了指入口處。

但是說歸說,媽媽真的沒有把握,孩子哪會去注意兩點,兩點半,三點,三點半的時間。最後,媽媽還是不斷耳提面命,「阿泰,你還是跟在我身旁好了,不要亂跑。

媽媽話還沒說完,孩子已經一溜煙不見蹤影。「阿泰你不要到處亂跑,等一下媽媽找不到。沒多久,又看到阿泰在走道上,邊跑邊跳,「媽媽,我在這裡!媽媽,我在這裡!ㄟ,你撞到我了。

媽媽前後左右四處找著,「阿泰這孩子到底跑到哪裡了?真是的,早知道就不要帶你來這地方,展覽館人那麼多,不見了,我怎麼找啊!」

媽媽在書展會場裡,找得有些焦頭爛耳,心想「早知道就把手機放在阿泰身上,如果找不到人,還可以緊急聯絡上。」但當時又擔心,如果手機在孩子身上,結果帶阿泰來看書展,最後可會弄成了他一直在滑手機。

媽媽真的很希望讓孩子來感受一下書展的氛圍,只是,很多事情真的是兩難。面對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孩子,當你決定帶他去人潮擁擠的展覽會場,對於許多爸媽來講,總是讓自己陷入抉擇的困境,帶不帶,是兩難。

有時想找比較冷門的時段,只是這時段往往都是自己該上班,孩子該上學的時間。但一擔心孩子出狀況,乾脆不要讓他來,這時又限制了孩子接觸事物的機會。

到底該如何是好?許多爸媽很是煩惱,心裡很是糾結,很是無奈,就只好先假設,孩子在展覽會場到處跑,到處逛,就當做是一種體驗吧凡事都有開始的時候,至於結局會怎樣,到時候再說吧。

只是,孩子真的不在媽媽的視線內,讓自己真的心急如焚。

「該不該廣播找人啊!」許,真的得用到這一招,只好請大會廣播。只是在諾大的展覽場,在這麼嘈雜的環境下,孩子不知道能不能夠注意到廣播內容啊?

「過動兒容易人來瘋,但請相信,最後只有你會瘋,他不會瘋。」

在演講過程中,我時常會帶到這一句話,主要強調的是,當過動兒面對過度的人事物刺激,很難篩選與控制,因此很容易造成失控的狀態,而令大人頭痛。

因此,大人在幫孩子安排與選擇一些活動時,必須要考量活動的內容、性質、參與對象與人數,好讓孩子能夠維持適度的自我控制,而免於出現失控狀態。

面對攜帶孩子參加大型的展覽或人多的活動,以下幾點提供予您參考。

在參觀展覽的時候,先以孩子的興趣為優先,同時以能夠實際自行體驗、活動操作為考量。避免參觀內容具有太多的限制,以預防孩子因為自我控制能力缺乏,可能衍生的失控或脫序行為狀態。

活動半徑逐漸擴大,讓孩子有些成功經驗。初期,先讓孩子從小範圍的部分先進行體驗,讓孩子慢慢在適度的活動空間內,可以練習自我控制之後,有了成功經驗再逐漸將移動範圍擴大。

媽媽定點不動,讓孩子知道媽媽的活動範圍在哪裡?必要時,讓孩子回來找自己,先不是由媽媽出發去找他。一開始,先適時詢問孩子,媽媽,等一下在哪裡?以確認孩子有接收到資訊。

當然,如果真的沒有把握孩子能夠自律,那或許真的得手牽手,逛展覽了。


PhotoFranck Michel,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