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王意中作品集 (4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王意中20部作品集:



@ 《不動怒,與亞斯伯格症孩子親近溝通》

@ 《學習障礙:逃不出的學習噩夢》

@ 《覺察孩子的焦慮危機》

@ 《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

@ 《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要先懺悔。

那一天早晨,我撞了頭。在從西區停車場一走進台北車站的長廊裡。沒錯,就那樣不知不覺地,往前方的柱子重重地撞了上去。眼鏡滑落鼻樑,右側的額頭上也因此留下了一道痕跡。當時,碰的一聲很響亮,讓坐在一旁椅子上的路人,眼神紛紛轉到我身上來。說真的,頓時,既尷尬又難堪,真想挖個地洞鑽進去。

但還是得很優雅地,扶上有些歪斜的鏡框,摸摸略為紅腫的傷口,把肇禍的手機收拾起來。低著頭,快步地往高鐵入口而去,好準時搭乘南下列車繼續前往演講的目的地。

當下,我終於知道什麼叫走路不長眼睛。一切只因低頭瞧著手機裡,經常關注作家的塗鴉牆訊息。哈!別怪人家文字太多,害自己讀得太投入。也別抱怨,前方的柱子用板子圍起來警示太突出。沒有人叫你,邊走路邊看FB。

什麼叫活該?什麼叫出糗?別以為網路上、新聞裡的鳥事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要說運氣好,還好當時一大早,車站人潮還很少,否則當下笑聲一定停不了。那影像,的確可以登上《歡笑一籮筐》的節目。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恩,看見。感謝,支持。我的新書——《為什麼孩子要說謊?:心理師親授的210個誠實力指南,今日 (104年12月3日) 來到金石堂網路書店 中文書 排行榜 【新書排行榜 教養類即時排行】及【暢銷書排行榜 教養類即時排行】=第1名。今日 (104年12月3日) 博客來網路書店 中文書暢銷【親子教養新書榜】及【親子教養7日暢銷榜】=第2名。

「千、萬、別、亂、說、話。」這樣的負向提醒沒人愛聽,而且效果也不大。

過動兒一定有切膚之痛──不斷地被提醒、叮嚀、糾正、指責、數落、批評、謾罵、揶揄、嘲諷。這幾乎是ADHD孩子逃不掉的宿命。但我想,只要大人願意調整,孩子將有機會遠離這個宿命。

每個人多少都希望能夠多聽到一些悅耳的話。當ADHD孩子被讚美時,甚至可能會眼眶微溼地說:「開玩笑,你說的怎麼可能是我!」

要讓孩子說好話,那就讓我們先對孩子說好話。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該送孩子上安親班嗎?

「各位同學,待會放學時,往大東側門先到外面整隊。另外,往小西側門及大西側門的同學稍待一下。」二班導師邊收拾桌面上的課本,頭也沒瞧孩子們一眼邊說著。這倒也還好,因為大東側門的路隊先走,已經是開學到現在的慣例。

「借過,借過!」胸前掛著路隊長名牌的哲敏,走在前頭,揮舞著雙手,引導前方的低年級小朋友讓開。這一排往大東側門的路隊,總是像舞龍一般,由哲敏掌著龍珠,引領著長長的隊伍,往學校圍牆邊而去。

「大蘋果的到那邊,小巨人的再過去一點,康乃爾、普林斯頓、超強、陳氏安親班……」圍牆邊的愛心媽媽逐一按不同的安親班,將這條哲敏所舞出的龍,分段分送在每個歸屬的安親班路牌前。速度快的小巨人,早就將孩子塞滿一車,火速地離開壅塞的東側馬路。

「媽媽,人家哲敏是爸媽都在上班才去康乃爾,為什麼妳沒工作在家,我和妹妹還要去上安親班?」昆揚疑惑地問著媽媽,只見她不發一語,繼續忙著炒蔥爆牛肉,一道爸爸下班後的最愛指定。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嗨!親愛的朋友,和您分享我已經出版的9本書。

您可以視自己的需求搭配不同的閱讀組合喲。

【學習動機與專注力】您可以參考
★《不吼不叫,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力》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37816
★《孩子不專心,媽媽怎麼辦?》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76431

【自閉兒與過動兒】您可以參考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版了!出版了!出版了!我的新書《孩子不專心,媽媽怎麼辦?》,今天(5月27日)出版了!在這本新書裡,我將和您分享【10大專注力養成重點、37項生活實踐指標、301個強效專注祕訣!

現在,您可以立即在博客來、金石堂、誠品、讀冊生活(TAAZE)等網路書店,及全省各大實體書店購買喲。親愛的朋友,再次感謝您長期的支持與愛護喲!

第一章  專注力的基本概念
提升專注力概念  
問題一 孩子的專注力出了問題,怎麼辦?    
問題二 怎麼跟孩子解釋專注力?  
問題三 為什麼孩子的專注力表現,有時好,有時壞?  
問題四 孩子對於專注沒自信,怎麼辦?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建立美妙人際關係的180個祕訣指南 010
【推薦序】人際力──健康心靈的生存之道 彭菊仙◎文 018
【自序】讓孩子優游在美妙的人際關係裡 022

人際關係第1招:溝通表達
非學不可之溝通表達 026
問題一 孩子愛吵架怎麼辦? 028
問題二 孩子愛告狀怎麼辦? 036
問題三 孩子愛說八卦怎麼辦? 044
問題四 孩子講話太直接怎麼辦? 051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孩子焦慮無所適從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各位同學,現在是自由活動時間,除了不能離開座位外,每個人可以自行決定要做的事情。記得!雖然是自由活動時間,但是請保持安靜,不要影響隔壁班上課。」這是全班最歡樂的時刻,雖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鐘。但是,對於太和來講卻是最不知所措、狀況最多的焦慮時刻。


「老師,太和一直在搖桌子很吵耶,你叫他安靜啦!」「老師,太和好噁心耶,他把口水吐在手上玩。」「老師,太和在撕紙,還丟得滿地都是。」同學們的抱怨一個接一個,這讓原本想要利用這二十分鐘來設計學習單的大海老師感到有些不耐。


「全部的人都安靜!」大海老師拉高嗓門「你們是不想要自由活動,是不是?吵什麼吵?太和,你在做什麼?給你自由,還不會利用,到旁邊罰站!」話一說完,太和的情緒更加顯得激動。

★結構與適應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發現孩子疑似自閉兒/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大隻雞慢啼」禁止
許多父母、祖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往往從孩子會不會說話,當做發展判斷的指標。有時孩子正值一、兩歲多的幼兒階段,你可能還抱持一絲希望等待他日後能順利開口說話。但千萬不要踏入「大隻雞慢啼」的期待與陷阱,許多遲緩兒往往就這樣被錯過。如果大隻雞最後不啼,怎麼辦?
 
★關鍵發展指標
除了說話及語言能力是否出現這件事,建議家中有嬰幼兒的父母,嘗試留意孩子下列的關鍵發展指標。
 
如果你發現孩子對於你的表情、說話、肢體互動或情緒沒有明顯反應,也不感興趣。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孩子不和你說話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湯爸,你不覺得這陣子阿湯都不太和我們說話,你不覺得怪怪的?」

「嗯,不說話很好啊,我還嫌他吵耶。」

「你這爸爸是怎麼當的?孩子不和父母說話,你還覺得是好?我看你快愈來愈不認識你的孩子了。」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孩子滿腦子只想玩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浮冰式的人生?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看似逍遙自在地玩樂,有時在歡樂的表象背後,多少也反映著孩子的焦慮、浮躁、沒有方向感、缺乏目標與重心的腳踩浮冰式的生活。如同海面上的浮冰不是一刻形成的,孩子如此的漂浮生活也是如此。玩一玩、踩一踩,浮冰上的生活著實沒什麼安全感。因為,這浮冰隨時會融化。但是孩子看見這樣的景況嗎?

★失焦的青春?
當生活失去了焦點,自己漫無目的地遊蕩,其實對於孩子的身心來說是相當耗損的。上課睡覺、聊天打屁、到處晃晃、回家再上網、躺平睡覺,這樣的無盡輪迴,就像是一場無盡的生命元氣耗損。是該引導孩子重新找回他的方向,但請先提醒自己,這回可不要又將目標拉回功課學業上。這對愛玩的青春期孩子來說,只會直接豎起拒絕牌「謝謝,不來電!」

★舞台展現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孩子興趣換來換去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換來換去的訊息
當發現孩子的興趣三天兩頭換來換去,總是無法維持及專注在特定的興趣上。這時你可能要思考是孩子一直無法在所接觸的事物中找到樂趣的所在,還是孩子缺乏目標性,或者是在專注力的持續上需要被協助。

經常更換興趣的現象,就如同孩子吃蛋糕,只是蜻蜓點水式的品嚐上層表面的奶油、巧克力、焦糖、水果,或只玩弄上面的裝飾物。而少了細細品味整塊蛋糕的香醇濃郁輕柔鬆軟的好滋味,更忽略了蛋糕內層的什錦水果、雞蛋布丁或芋泥餡等。這時,孩子對於蛋糕就少了熟悉、喜愛的機會。這現象在注意力缺陷的孩子身上往往容易遇見。

當然,有些缺乏目標性的孩子,面對眼前的活動或事物,也茫然地不知道做這些事情是要幹嘛,這種情形特別是容易出現在被迫安排的活動上。例如當你如同在塞滿行事曆的做法上,安排這、安排那,面對一波波由他人決定的活動,無論是珠心算或圍棋、空手或跆拳、鋼琴或小提琴、繪畫或手作、科學實驗或英文會話等。孩子如果只是被迫接受這些活動,而沒思考過自己的胃口或喜好,也不知道做這些的目的在哪,當然持續性也很難維持。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瓶文化出版】
《301個自閉兒教養祕訣》
《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
《不吼不叫,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力》
《拆解孩子的青春地雷》
《誰讓孩子變成失控小惡魔?──從情緒管理開始,教出講理好孩子》
《標準答案 臨床心理師的大格局教養》
《孩子不敢說的40個成長困惑》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面管教--从情绪管理开始,教出讲道理的好孩子》

 

正面管教--从情绪管理开始,教出讲道理的好孩子 台湾金石堂、诚品书店亲子类五星图书!台湾《亲子天下》杂志专栏资深心理师王意中力作 

 

     

王意中

  

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8-1

ISBN 9787512709164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妈妈怎么办》

帮孩子找到有效的专注力使用方法,让生活与学习都变得更加轻松 

     

王意中

  

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9-1

ISBN 9787512709140

所属分类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啟動ADHD的教養執行力   

 

演講時,我常會提及一件事:

 

「當班上有情緒行為障礙的孩子,老師的焦慮指數通常都會比別人來的高。有的老師今天應該要來研習,結果沒來,原來人是到醫院去了;好巧不巧,在醫院遇到ADHD的孩子。『老師,你怎麼也來了?』『我怎麼也來了?!還不都是因為你,你掛兒童心智科,害老師得掛身心科。』」

 

以上看似玩笑的一段話,卻也現實地反映出在教室裡,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孩子(在〈特殊教育法〉中,屬於情緒行為障礙中的一類)對於老師在班級經營及教學上,的確是一種心理上的挑戰與負荷。特別是當老師對於ADHD不熟悉時,更容易雪上加霜。   

 

當然,ADHD孩子的父母也不好受。一方面承受著來自校園端,老師時常抱怨孩子在教室裡讓人抓狂的突發狀況,而感到無力與愛莫能助,畢竟孩子多數困擾行為的發生地,泰半發生在父母無法越界的教室轄區裡,而使不上力。(謎之音:一波波「你的孩子應該要服藥吧?你要不要考慮讓孩子服藥?」的浪潮,像魔音傳腦般,從校園席捲而來。) 另外,ADHD孩子在家裡及公共場所的脫序、失控現象也讓父母在教養這門課,束手無策、絞盡腦汁、腸枯思竭、疲於奔命、汗流浹背、傷透腦筋、道歉再道歉,甚至於乾脆舉白旗,投降。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細心領會星兒的生命力   

在自閉兒的世界裡,存在著許多的異質性。當你遇見五個孩子,呈現在你眼前的,會是五個完全不同的生命樣貌,及屬於他與家人的動人生命故事。我想,在自 閉兒的生命歷程中,最佳男女主角獎:孩子。最佳導演獎:父母。最佳改編劇本:老師及專業團隊。同時,孩子、父母、老師和專業團隊等將一起共同演出最佳劇情片。   

 

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症就像落在一道光譜的兩端,這些孩子同時受困於語言溝通、社會能力障礙,及刻板、侷限、重複的行為,和過度專注的興趣與活動上。這些核心問題,往往如一道石牆般,阻礙著人們與星兒們彼此的認識與瞭解。

  

診斷有時就像3C產品或電腦作業系統一樣,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新的版本。目前,新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V)取消了原先亞斯伯格 症的 名稱,將上述診斷回到轉趨於嚴格界定的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雖然亞斯伯格症名稱已經被取消,但並不表示這些孩子的特殊需求、身心特質及困境已經消失不見,或已獲得改善。

  

常常提醒自己,「遇見自閉兒,我是先看到孩子,還是自閉症?」請記得,所有的自閉症狀加總起來,並不等同於孩子這個人。有時,面對孩子的診斷,就像是 百貨公司裡的品牌服飾專櫃。無論這些服飾品牌如何,自閉或亞斯,你需認識的該是退下品牌服飾後,一位具生命力的孩子,一位你必須細心領會的孩子。   

 

自閉兒的情緒與行為等問題像數獨 (sudoku),每道似乎都有解答,只是我們需要花多少時間才能解開。常形容自閉兒像一道牆,是我們必需鑿開牆面一窺自閉兒的內心世界,還是總期待他們 能夠將牆奮力一推。請想一想,在融合的這段路途上,我們彼此曾經為自閉兒做過什麼努力?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孩子一直咬手指頭怎麼辦?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複製成功的經驗

有時,你會發現當自己想要去找出孩子為什麼要咬手、摳手的原因。這時,你很容易陷入茫茫大海,在腸枯思竭後仍然一無所獲而感到挫折與無力感。或許換個方式,試著找出孩子最為自在的時刻,例如孩子什麼時候不咬、不摳。從這情境中,回過頭來思考孩子焦慮調適的成功經驗。或者這麼說,想想孩子最自由自在的情緒是處在什麼情況下?同時,我們與孩子是否能夠重新複製這樣的情境,讓孩子再次感受自在的成功經驗。

例如你發現當孩子可以任意選擇想要看的繪本,並專心地在閱讀。這時,你會發現孩子可能展露出難得的微笑。或者當孩子聆聽美妙的音樂,繞著公園隨興漫步時,整個人的身體是最為放鬆的。

這時你萃取出的成功情境,會發現孩子在自發性、沒有受拘束、專心享受自己所選擇的事物時,心情最為自在,焦慮指數最為降低。那麼就先從這些元素的安排開始,讓孩子在類似的情境中,先感受可以順利調適焦慮的正向經驗。

 

★限制只會徒增壓力

如果面對孩子的咬手、摳手,在處理上僅是不斷地耳提面命,要求孩子不准這、不准那。說真的,這時只會讓孩子的焦慮更惡化。因為他所存在的問題並沒有被協助,沒有被解決,自己感到焦慮的壓力源仍然存在。

當我們以更強烈的方式進行要求「聽好,你不准再咬手、不准在摳手,聽到沒?」,其實孩子所面對的壓力很容易變成雙重分量。或許孩子在你的眼前不咬、不摳了,但是在沒看見的那當下,這些咬手、摳手的行為,再次呼之欲出的頻率將相當高。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問題二】當孩子的成績吊車尾

「阿坤,你到底在搞什麼,考這什麼分數,能看嗎?」

阿坤爸把一落考卷摔在桌上,怒不可抑地繼續數落著。

「該補的,也給你補了。該請家教,也給你安排了。天曉得你到底在幹嘛?真的是把我這老子的臉丟大了!」

「考不好是我自己的事,關你什麼事?」阿坤也不示弱地回嘴著。

「你這孩子還在跟我狡辯!你的事?你曉不曉得全公司的員工都知道你這小子是老闆唯一的獨生子。你考成這樣,我出去能看嗎?我已經想盡辦法讓你讀最好的私立學校,你竟然每學期都給我掛在全班最後面。考成這副德性,要嘛不是你不用功、混、沒在念書,要不然就真的是太笨。」

「笨也是你生的,還怪誰!」阿坤再次頂嘴回去。

這時,只見阿坤媽趕緊在父子倆中間想辦法緩和劍拔弩張的衝突。

「阿坤爸,你就先緩緩氣,忙你的事,我再和家教老師討論阿坤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就是因為我沒插手,才讓阿坤的成績演變成今天這個地步。你這個做媽的,功課就好好給我盯,不然輪到我來教,阿坤就沒好日子過。」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志願選填,誰決定?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反正你就是按照我的話去做,選組就給我填第二類組,就是這樣。」

「可是我對理化一點興趣也沒有,更何況我的強項是史地,而且我對歷史‧‧‧‧‧‧」

「還在給我歷史不歷史,什麼都不用再想,就是給我填第二類組。」

「為什麼爸爸都不考慮我的想法、我的興趣。拜託,書是我在唸,又不是他,為什麼都要由他來決定我的未來?」

「你就聽你爸的意見嘛!畢竟他已經出社會這麼久了,對於未來的出路他比你清楚太多。」

「那是他,不是我,這是兩回事,更何況時代在改變,我有我自己的想法。」

「為什麼我都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你們不是常說要有自己的想法與判斷,不要聽信同學怎麼說,新聞怎麼講?」

關於孩子的志願選填,到底該由誰了決定?不聽從父母的期待,難道也是一種叛逆的呈現嗎?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