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滿腦子只想玩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浮冰式的人生?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看似逍遙自在地玩樂,有時在歡樂的表象背後,多少也反映著孩子的焦慮、浮躁、沒有方向感、缺乏目標與重心的腳踩浮冰式的生活。如同海面上的浮冰不是一刻形成的,孩子如此的漂浮生活也是如此。玩一玩、踩一踩,浮冰上的生活著實沒什麼安全感。因為,這浮冰隨時會融化。但是孩子看見這樣的景況嗎?

★失焦的青春?
當生活失去了焦點,自己漫無目的地遊蕩,其實對於孩子的身心來說是相當耗損的。上課睡覺、聊天打屁、到處晃晃、回家再上網、躺平睡覺,這樣的無盡輪迴,就像是一場無盡的生命元氣耗損。是該引導孩子重新找回他的方向,但請先提醒自己,這回可不要又將目標拉回功課學業上。這對愛玩的青春期孩子來說,只會直接豎起拒絕牌「謝謝,不來電!」

★舞台展現
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有他專屬的舞台。無論台下觀眾人多人少,台上的孩子總是能夠盡情揮灑。因為在這舞台上,他能夠將自己最優、最棒、最熟練的能力熱情展現。

「可是,我找不到孩子的舞台怎麼辦?他就是只想玩,什麼都不想參與啊!」或許你心裡浮上這樣的疑慮。但請相信你眼前的孩子,他一定有如此的能力。只是多年來被塵封遮掩,這時是需要你仔細地將飛塵擦拭,慢慢地、細心地、敏感地觀察到他的能力。

跳脫自己所存在的刻板印象,或許換個方式,把眼前的孩子看成是鄰家男孩、鄰家女孩。你會發現,我們反而容易輕易地找到他們的亮點。有些父母很有意思,看自己的孩子總覺得不對勁,但總欽羨別人家的孩子處處是才華。你是否也有如此的傾向呢?

★同理青春焦躁
數落孩子、激將孩子,倒不一定如你所預期地將孩子從遊魂中脫困。青春期的孩子需要你的同理、需要你的支持,需要你站著我這邊。「每回看見你從線上遊戲離開之後,感覺你似乎有些茫然與疲憊。」「面對每天的無所事事,似乎讓你感到有些焦躁,是不是讓你想到未來真的不知道在哪裡?」

★十年後,你在哪裡?
未來,是否存在你家中青春期孩子的思考裡?有時,你會發現有些孩子會規畫出未來美麗的榮景,然而朝著這方向邁步前進。有時,你會發現孩子對於未來模模糊糊,行進間常常有些遲疑地舉棋不定。有時,你也會發現孩子似乎沒有想過未來這個字。螢幕一打開,不見未來,只見黑影。

「十年後,你在哪裡?」拋個議題讓孩子激盪一下久違的思考力。如同一顆石頭丟在身上讓自己痛一下也好,能夠喚起自己的覺察能力對於青春期的孩子是件好事。願意思考、能思考,孩子就比較能夠清楚地知道當下自己應該做的事。心,也會比較踏實一些。畢竟,腳踏在陸地上,而不是海中的浮冰。

★玩不等於遊魂
玩,不是壞事。而是玩了之後,如果能夠為自己的生活帶來正向的歡樂、愉悅能量、能夠紓解負向壓力情緒、對於周遭生活事物更加敏銳,懂得欣賞、或從玩的事物中激發出自我成長的思考。這時,玩就真的徹底展現出它的絕活。

你孩子心目中的玩到底是什麼?玩對於自己所要帶來的訊息是什麼?我有沒有本錢玩?無論是時間、心力和體力。玩可以玩得很悠閒,沒有心理負擔。但玩不一定要玩到像遊魂,茫無目的,空虛焦慮。

文章摘自《拆解孩子的青春地雷》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21251



* 本篇文章由【王意中部落格】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