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強迫症 (6)
- Jan 30 Mon 2023 20:52
陪伴孩子擺脫強迫症的糾纏/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 Jan 12 Sat 2019 01:46
強迫症與亞斯伯格症的鑑別/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有些父母或老師很直覺地,把孩子的固執,就視為是亞斯伯格症,或懷疑他是強迫症。當然,這樣的推斷,是很武斷些,也不符合實際的情況。
其實,診斷是一道需要非常細膩的推論與瞭解,每一種疾病或障礙,所存在的核心特質或症狀,以及與其他障礙之間的鑑別關係。
這一篇文章,我想談談強迫症和亞斯伯格症之間,如何進行區分,以讓讀者對這兩種類型的孩子能夠更加了解。
強迫症的核心問題,主要是強迫思考和強迫行為。亞斯伯格症的核心問題,主要在於固著行為和社交困難。因此,兩者之間最容易重疊,也最容易被誤會的部分,主要在於強迫行為以及固著行為之間,如何進行鑑別?
針對強迫症來講,強迫行為的出現,例如反覆的檢查、洗手、計算、排列等,主要是因為強迫思考所帶來的焦慮。例如作業本上,每個生字都得按照筆順、筆劃書寫,得精準確認無誤,或手上不能殘留任何的細菌、髒污或每根手指、手掌都得洗淨等。
但當事人無法控制這突如其來的想法、念頭或腦中的畫面,而衍生焦慮與痛苦。在這情況下,只好透過強迫行為來轉移,緩和因強迫思考所帶來的焦慮情緒。
- Jan 30 Sat 2010 10:47
三則強迫症(OCD)短片分享/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 強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OCD)。
- 在當事人不斷反覆出現的強迫性思考(他人比較無法覺察),及強迫性行為(他人比較容易注意到)的迴圈情況下,往往極容易喚起對當事人的高度焦慮與痛苦指數,並且使當事人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及人際產生明顯困擾,造成當事人整個失去效率。
- 分享在youtube搜尋所發現的三則強迫症短片。
- 在這些短片中,試著讓我們瞭解與同理強迫症患者的一些特質,無論是強迫性思考或強迫性行為。
sourc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BkveiaKfBk
sourc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n1OYlYzgm8
sourc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RAs03XsrhM
- Aug 02 Sun 2009 23:15
情非得已之重複計算/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 A=1,B=2,C=3,D=4,E=5,F=6……X=24,Y=25,Z=26。
- 當路上遇見英文字母,總是習慣,或者說是強迫自己,將字母依序做轉換並加以計算,不管當時是否有要做的事。
- 摩托車的車牌號如此,汽車的號碼也一樣,只要看見,腦袋瓜就彈跳出一個訊息,就像e-mail信箱 “叮咚一聲” 來信通知,轉換、計算、確認、核對。
- 車號『1234-AE』1+2+3+4+1+5=16=1+6=7,心中計算完,再重新驗算、確認、核對無誤。
- 車號『XYZ-789』24+25+26+7+8+9=99=9+9=18=1+8=9,心中計算完,再重新驗算、確認、核對無誤。
- 在馬路上,車來車往,這樣令人苦惱的強迫計算遊戲,反覆上演,就像電腦中毒一般,程式不斷重複、重複、再重複。
- 如此強迫式,腦袋瓜像無法停止的計算機般,讓生活上的注意力窄化到只對數字敏感。
- 當心中感到焦慮時,計算機的訊號提示就會自動彈跳出來,再次提醒自己,轉換、計算、確認、核對,轉換、計算、確認、核對,轉換、計算、確認、核對。
- 如此轉換、計算、確認、核對,讓心中的焦慮短暫獲得舒緩。
- 但天不從人願,焦慮舒緩沒多久,腦袋瓜的理性再次告訴我,如此轉換、計算、確認、核對,是一件非常不合理的儀式。
- 問題又來了,當自己意識到這些不合理的儀式,又再次讓自己心中燃起焦慮,當焦慮一來,注意力又開始聚焦於數字,緩和焦慮的儀式又重新轉換、計算、確認、核對。
- 我愛計算嗎?真是情非得已。
- 別人知道我在計算嗎?當然,這是一個不能說的秘密。
- Mar 18 Wed 2009 17:13
情非得已之強迫洗手/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 「濕、搓、沖、捧、擦」洗手五步驟缺一不可。
- 每一小步驟,都有它既定的洗手次數,seven 7,感覺起來是一個漂亮的幸運數字。
- 你問我為什麼非得每道步驟都要重複七次,自己也說不出所以然來。
- 但可以確定的是,『seven 7』就像一道魔咒般深烙在腦海中,當心中感到焦慮時,它就會跳出來再次提醒自己,非做不可,非洗不可,心中默數1.2.3.4.5.6.7。
- 打開水龍頭,把手弄濕,襯著水流速度,1.2.3.4.5.6.7,心中焦慮短暫獲得舒緩。
- 雙手反覆搓弄,左手心搓右手心,右手心回搓左手心,左手心搓右手背,右手心搓左手背,四個規律來回算一次,1.2.3.4.5.6.7,中間流程不能斷,一閃神,一切歸零再重來一次。
- 再次打開水龍頭,水流沖雙手,心中再次默數1.2.3.4.5.6.7,焦慮再次消弱一次。
- 雙手捧著水,1.2.3.4.5.6.7,像對水龍頭朝聖般,將水朝龍頭潑去。
- 最後一道步驟更省不得,手拿紙巾,擦拭順序不能搞混,先左手心,後右手心,再來左手背,最後來個右手背。1.2.3.4.5.6.7,非得做完才可以。
- 我愛洗手嗎?真是情非得已。
- 『seven 7』,常讓我的注意力奔波在「濕、搓、沖、捧、擦」的洗手五步驟。
- 1.2.3.4.5.6.7 x 5=35,這還不算當中被打斷或著自己搞混再重來。
- 更可怕的是,每次腦海中與清潔、細菌有關的念頭一插入思考,這些揮之不去的步驟就得再重來。
- 1.2.3.4.5.6.7……1.2.3.4.5.6.7……1.2.3.4.5.6.7……1.2.3.4.5.6.7……,弄得自己心神不寧,弄得自己精疲力盡。
- 我不是喜歡潔癖,真是情非得已。
- 強迫症有時悄悄地找上一群容易焦慮的孩子,當您發現他/她總是反覆、強迫似地出現一些不合理的行為模式,而明顯對於生活作息、人際與學習造成妨礙。
- 該是試著坐下來,同理、傾聽、關注這群受強迫思考所折磨的孩子,瞭解他們在生活中到底遇到什麼困境、遇到什麼壓力。
- 讓孩子遠離強迫症的漩渦,須要大人們用心地幫他們拉扶一把。
- Aug 09 Sat 2008 00:50
關於強迫症,您必須知道的一些事/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強迫症英文縮寫為OCD(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強迫症為焦慮疾患的一種,往往為當事人帶來生活上極高度的焦慮與痛苦。
強迫症主要包括2種核心問題:強迫思考與強迫行為。
強迫思考與強迫行為如同連體嬰一般,常常前後伴隨出現、形影不離。
平常您較容易發現孩子外顯的、重複的強迫行為,但他心中不合理的強迫思考往往不敢告訴您,或者不知如何向您解釋,而只好獨自承受這些痛苦。
孩子的思考或想法常顯得過度窄化,使得注意力常反覆地專注在一些不合情理的訊息或刺激上,使得自己精疲力盡、失去效率,無盡的焦慮感籠罩在日常生活及學習活動上。
對於兒童及青少年來說,強迫思考往往無法自我控制,這些宛如電影插播一般的畫面及想法,常常反覆地在孩子的腦海中出現揮之不去,並往往為孩子帶來高度的焦慮與痛苦。
關於強迫思考,有時您會發現有些孩子的強迫想法在於害怕被污染、骯髒、傳染細菌、怕被感染、生病,甚至於擔心因此死亡。有時孩子的想法總是與性或高道德聯想在一起,有些則凡事自我要求,凡事必須精確,不允許有絲毫的錯誤或誤差產生,有些則害怕自己會做出傷天害理、攻擊他人的事,雖然他自己知道這樣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許多的兒童、青少年及成人們,為了減緩這些強迫思考所引來的焦慮及痛苦,常因此藉由如儀式般的強迫行為來嘗試抵消這些想法的出現。
關於強迫行為,有些孩子重複地檢查再檢查門窗是否上鎖、瓦斯是否已關妥(強迫思考:如沒上好鎖小偷會跑進來,如瓦斯沒關妥,家裡會爆炸、失火一股焦慮又從心底往上爬升)。有些孩子則反覆地洗手再洗手,持續重複洗手五步驟「濕、搓、沖、捧、擦」,就擔心哪一道環節沒做好,腸病毒會找上自己(強迫思考)。有些孩子則一再確認自己的發票明細清單,每項物品與金額反覆確認無誤,以壓制反覆懷疑自己會偷人家東西的強迫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