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父母或老師很直覺地,把孩子的固執,就視為是亞斯伯格症,或懷疑他是強迫症。當然,這樣的推斷,是很武斷些,也不符合實際的情況。
其實,診斷是一道需要非常細膩的推論與瞭解,每一種疾病或障礙,所存在的核心特質或症狀,以及與其他障礙之間的鑑別關係。
這一篇文章,我想談談強迫症和亞斯伯格症之間,如何進行區分,以讓讀者對這兩種類型的孩子能夠更加了解。
強迫症的核心問題,主要是強迫思考和強迫行為。亞斯伯格症的核心問題,主要在於固著行為和社交困難。因此,兩者之間最容易重疊,也最容易被誤會的部分,主要在於強迫行為以及固著行為之間,如何進行鑑別?
針對強迫症來講,強迫行為的出現,例如反覆的檢查、洗手、計算、排列等,主要是因為強迫思考所帶來的焦慮。例如作業本上,每個生字都得按照筆順、筆劃書寫,得精準確認無誤,或手上不能殘留任何的細菌、髒污或每根手指、手掌都得洗淨等。
但當事人無法控制這突如其來的想法、念頭或腦中的畫面,而衍生焦慮與痛苦。在這情況下,只好透過強迫行為來轉移,緩和因強迫思考所帶來的焦慮情緒。
以強迫症患者來說,他很清楚知道,強迫思考是不合理的,同時也很清楚的瞭解,強迫行為也是不合理。只是情非得已,不得不如此做。
然而,亞斯伯格症的固著行為,對他來講,卻是在概念上認為,就是需要這樣做。例如根深蒂固認為每個生字都得按照筆順、筆劃書寫。因此,固著思考或固著行為的出現,對亞斯伯格症來說,並不是痛苦的事情。
至於為什麼這些孩子情緒會很容易焦慮、激動、甚至於歇斯底里?主要在於,當他的固著行為被打破,這時,對亞斯來講,就比較容易有負面情緒產生。
強迫症患者在人際關係或社會能力上,並沒有情緒線索解讀或察言觀色上的問題,當事人本身的社交能力,不至於笨拙或困難。只是礙於強迫行為,無法令周圍的人接受或理解,而造成互動上的困擾。例如強迫行為讓對方受不了。
至於強迫症的強迫思考,對當事人來講,他想改變,只是因為強迫思考的強度,讓當事人常招架不住,在控制上有所困難。但亞斯伯格症孩子並不會希望你來改變他的固著思考,當你嘗試想要改變他的固著思考,反而會遭遇亞斯的強烈反彈。
Photo:Daiana Lorenz, CC Licensed.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