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裡,過動兒最耳熟能詳,卻也是傷害最深的話。

l   我看你就是故意的。

l   你有沒有吃藥?

l   我看你應該吃藥?

l   為什麼你不吃藥?

l   應該叫爸媽帶你去看醫生。

l   你是過動兒又怎樣?

l   你再不坐好,再不安靜,你就不要下課。

l   我看你就是不專心,不認真。

l   不要再講話了。

l   你到底在幹嘛?

l   你到底要我說幾遍?

l   為什麼老是講不聽?

l   難怪沒有人想要跟你玩。

l   你不覺得這麼做,讓人家很討厭?

l   你真的是讓人家很討厭。

l   你有完沒完。

l   教到你,真的是倒霉。

l   為什麼老是考這種分數?

l   什麼時候你才會開竅?

l   我看你就是永遠學不會。

l   我看你以後就差不多是這副德性。

l   誰想要跟你在一起完?

l   難怪沒有人想要跟你一起玩。

l   誰跟你同一組,誰倒霉。

l   你們不要跟他玩。

l   我看你應該轉到特教班去。

l   好的不學,盡學一些壞的。

l   我根本懶得管你。

l   反正,管了也沒用。

l   你真的是沒家教。

l   你爸媽到底怎麼教你?

l   我看你以後出社會一定完蛋。

l   你放學就給我留下來。

l   班長,去找學務主任來。

l   為什麼老是說不聽?

l   我的忍耐是有極限的。

l   你不用跟我解釋。

l   我不想再聽你解釋。

l   過來,為什麼這題又寫錯?

l   錯的題目,給我連續抄五遍。

我必須坦白說,當班上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孩子,對第一線老師來講,的確是教學與班級經營上,一場很大的高牆挑戰。如果沒有相對應的支持系統,例如資源班老師、情緒行為障礙巡迴老師、專業團隊中的臨床心理師等,作為後勤的協助,其實對授課老師來講,是非常大的負荷。

在這種高壓、很難喘息的情況下,對於台上老師來講,很容易誘發出,不適當的情緒反應。

以上的每一句話,其實反映的是教學現場,常見的老師反應。這當中,也隱含了老師內在的想法,解讀事物的看法,以及對於孩子所持的態度。這些說話的內容,很殘酷,很現實,卻也寫實。無形中,對於這些ADHD孩子來說都是一場內心撕裂的傷害。

在開口之前,我們是否能夠先自我覺察,自己準備說什麼?說這些話,到底想要傳達什麼訊息?這些話是否會對眼前這些孩子,帶來不可逆的傷害?同時,我們知道這些傷害可能造成的後果是什麼嗎?

話很容易說,但傷害卻很難彌補。

其實,說話真的需要話術。或許,您可以想想,自己如果是孩子,會想要聽到什麼話。我想,答案就在這裏了。


PhotoMarcela Escandell,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   


《覺察孩子的焦慮危機》

博客來:https://reurl.cc/v1rbNa

金石堂:https://reurl.cc/EzkNAn

誠品:https://reurl.cc/gm9bOz

TAAZE讀冊生活:https://reurl.cc/VXKZAQ

全省各大書店販售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