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刊載於國語日報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週六狀況劇(說話術&問題解決)
搭電梯總是被鄰居問東問西,我該怎麼辦?
文/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前言)在電梯的密閉空間裡,當遇見似熟悉又卻陌生的鄰居,總是愛問著自己的隱私或敏感問題。往往讓人感到尷尬、不自在,甚至於覺得被冒犯。然而,有時自己又被要求需要維持待人處事的基本禮貌。回與不回,總是讓自己處在不知如何是好的兩難。請記得,你的不舒服的感覺很自然。面對電梯總是被鄰居問東問西,這時候你該怎麼辦呢?

A.面無表情看著他,反問「我又不認識你?」
B.低頭不語,或望著電梯裡的樓層數字鍵,假裝沒聽到。
C.隨便回答他,反正亂說他也不知道。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學總是說我喜歡誰,我該怎麼辦?
文/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前言)喜歡,是一種很自然、很窩心、很令人愉悅的感受。喜歡誰?有人選擇公開表態,有人選擇含蓄地放在心上。但是,在班上,如果同學總是說我喜歡誰。但是卻與事實相違背,自己並沒有那樣的感覺。面對同學的亂說話,這時候你該怎麼辦呢?

A.我警告你可別亂說,你才喜歡他?
B.一句話都不說,雙手叉腰,瞪著對方。
C.拜託!她長得醜不拉嘰的,鬼才喜歡耶!

狀況分析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排隊玩溜滑梯遇到插隊的人,我該怎麼辦?
文/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前言)排隊是一種良好的品德,每個人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是很公平的一件事。下課僅僅十分鐘,校園裡的大象溜滑梯,是許多小朋友非常喜歡跑來玩的設施。當你守規矩地依序排隊,好不容易快輪到自己溜的時候,卻發現前面有人突然插隊,這時候你該怎麼辦呢?

A.同學,請到後面排隊,不要插隊可不可以?
B.因為擔心被罵,就算同學插隊也不敢說些什麼。
C.推開他,直接排到他前面,並回頭瞪他。

狀況分析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孩子懂得愛自己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孩子的自我概念發展,包括如何看待自己的外在、與他人的關係、能力、興趣及情緒管理等。就像眼前的一塊陶土,即將透過捏陶、拉胚等動作,進入塑形階段,而形成對自我的初步看法與認定。

孩子的外在,無論是身高、體重、臉型、姿態、髮型、膚色等。這方面,孩子能自行決定的部分有限。但如何解讀這些外在條件,卻是一種可以學習的方式—平時多練習以正向合理的方式看待這些條件,相看兩不厭。

同時,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認識與接觸了哪些人,這些同儕與朋友的特質往往也會決定孩子看待自我的方式。水漲船高,對方愈優勢,自己也引以為榮,對自我的接受度愈高。

當孩子對於週遭事物擁有能力感,能夠充分感受到自信力。同時,在生活中具備了樂在其中的良好興趣,以及平時培養了有效的覺察—轉念—行動的情緒管理能力。你將發現,孩子對於鏡子裡的自己,無論是自我印象或自我概念將更趨於樂意接受。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專注加把勁  文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阿敏,你在刻字是不是?寫個作業給我耗這麼久的時間,我看爸爸都可以從台北左營高鐵來回坐一趟了。東摸西摸、一下子玩筆、一下子喝水、一下子又在摳指甲,你到底在幹嘛?拜託你,能不能給我專心一點,到底要讓我說幾遍?

「放學回來,臭襪子就直接丟到污衣袋嘛,哪每次都在給我說等一下,我看等到天荒地老它還是躺在那邊。衣服、書包也不就定位,亂七八糟能看嗎?根本把我的話當耳邊風。」

我想,你可能對於孩子的注意力渙散、做事三分鐘熱度、拖拖拉拉、虎頭蛇尾、生活混亂、抓不到重點感到不以為然。同時,對於不時的提醒、糾正、叮嚀也開始感到不耐煩。你很清楚孩子很聰明,這一點大家都公認。但是,為何他的專注力卻如此這般散漫?

專注力的養成,可以說是一種良好生活習慣的建立。對於患有注意力缺陷症(ADD)的孩子來說,他們也很為難,終究也不是故意的。提升孩子專注力的點數,是需要我們在生活上給予不斷地陪伴、引導、演練,才有機會升等、儲值。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