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教室裡的班級經營,對老師來說,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眼前來自於不同家庭的孩子聚集在一起,每個孩子在看待眼前大人的態度,以及在關係的建立上,不盡相同。

 

當我們想要用特定一套的方式,來對待眼前的孩子,在不了解眼前孩子的情況下,是很容易彼此產生衝突。

 

或許從教室經營以及管理上來講,老師是需要一套的標準,這一點我想毋庸置疑。

 

只是我們在拿捏的過程中,假如可以更為細膩的話,或許面對不同的孩子,我們多少就可以選擇不同說話的語調,說話的方式,內容與互動的模式。

 

權威到底要傳達給孩子什麼訊息?

 

面對台上的權威,底下的孩子,他們所學習到,他們所感受到的又是如何?還是說,我們不需要考量孩子的任何的感受,只要他們按照我們所認定的要求即可,別管那麼多?

 

以目前的教育現場,當我們用強硬的方式來對待孩子。有時,你會發現自己與孩子的衝突在所難免,這樣的衝突往往導致老師在班級經營上,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心力,來處理眼前的狀態。

 

當我們願意拋開預設的立場,不要先入為主的認為,反正我的規定就是這樣。我們如果願意調整自己的心態,改變對待孩子的方式,或許我們就可以省卻許多的時間,在處理和孩子之間的衝突。

 

你可能有意見,對立反抗的孩子,不就都是教養上的問題嗎?怎麼這時反而要求老師在班級經營上,主動釋放這麼多的讓步?

 

說真的,與其說是讓步,或許我們可以強調,這是一種班級經營的調整。

 

其實,班級經營上,有許多的選擇方式,只是今天我們選擇了a這種方式(例如負面提醒、指責)。但我們可以仔細想想,a這種方式是否對我們帶來有效的班級經營,而讓我們的上課節奏教學更為流暢?

 

假如,很抱歉,沒有辦法。那這時,如果我們繼續使用a這個做法,只會造成彼此的關係更加惡化。

 

如果我們有機會選擇bcde等方式,或許,也可以提供自己另外一種思考,班級經營的方式可以很多元的,特別是,如果我們考量不同孩子的身心特質。

 

或許,bcde,挑戰著我們過去面對孩子的一些方式,然而,在腦力激盪這些bcde的過程中,也讓自己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的適當教學模式。一種有助於教學流暢,師生關係和諧的方式。

 

提醒自己,解決眼前的問題,不會只有一種,別讓自己的班級經營陷入死胡同。

 

PhotoGregMontani,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親子天下嚴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