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一段時間,我常笑說,從市府轉運站連接捷運板南線市政府站的樓梯,幾乎快成為我個人的運動場。

 

怎麼說?因為大多數的人使用的都是一旁的手扶梯,而那時樓梯幾乎快成為我在使用(哈!當下,常常都我一個人走)。

 

雖然,自己最近也習慣搭乘手扶梯了(年紀漸長,體力有點時不我予)。

 

倒是有一回,突然看見一位媽媽讓年紀約莫一歲多的孩子在一旁練習爬樓梯,而且小小孩還爬的很起勁(你就可以想像那樓梯的使用率究竟有多低了)。

 

說真的,當下,我還挺擔心如果孩子不小心跌了下來,那可是很受傷的。

 

我只能說,除了佩服這位媽媽的勇氣外,她對孩子的信任應該也滿載。

 

會提到這件事情,倒不是要鼓勵媽媽們讓孩子在公共場所,尤其是大眾捷運系統讓孩子練習爬樓梯。

 

而是想強調,在孩子最早與重要他人(主要照顧者)的情感建立,依附關係發展中,如果發展的好,那麼孩子的信任感與安全感將非常的完備,反之亦然。

 

往往我們大人的反應,很容易影響到孩子的下一步,就以練習走路或爬樓梯這件事情為例。

 

當年幼的孩子搖搖晃晃地跨出每一步,這時身旁的主要照顧者,例如媽媽如何反映當下的情緒,是緊張?不安?擔心?焦慮?將成為重要的關鍵。

 

我相信,這樣的負面情緒也會感染並傳遞給當下的孩子,讓孩子裹足不前,無法順利跨出下一步。

 

一切還是以安全優先為前提。

 

當孩子在家中或戶外,主動的趨近眼前的事物,或嘗試想要跨出他的每一步,爬上每一個階梯,或伸手想要觸及眼前的物品。

 

當我們表現出對孩子的信任,我相信孩子自然而然,就更願意去探索周遭的事物。

 

孩子可以逐漸遠離你,當然一切也還在你的視線範圍內。

 

孩子也清楚知道,你會像個堡壘,在原地等待著他探索回來。

 

你的信任讓孩子充滿了安全感,讓孩子帶著笑容看著你,接著轉身,繼續探索,或鼓起勇氣跨出他的每一步,或爬上每一個階梯。

 

小小孩對大人總是充滿著依賴,無論是他的生理需求,情感需求。

 

既然是需求,我們當下自然該給予立即的滿足。無論是孩子尿布濕了,肚子餓了,肚子脹氣,或想睡覺。

 

當主要照顧者給予立即的回應,將有助於讓彼此的依附關係更加的緊密,並發展出安全型的依附。

 

再次強調一切以安全為前提,讓我們試著放手。

 

我相信,充滿著安全與信任的付出,將讓孩子展開笑容,往未來的無限發展,跨出他生命中的每一步。

安全與信任:依附關係發展的雙重氣囊,讓孩子逐漸獨立飛Photo:Svitlana Parkhomenko, CC Licensed..jpg

Photo Svitlana Parkhomenko, CC Licensed.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依附關係 安全感 信任感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