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聲音被聽見這件事情很微妙,但卻也是在進行疑似選擇性緘默孩子,行為觀察與分析一項非常重要的指標。

 

有些孩子很敏感自己的聲音被周遭他人聽見。

 

因此,只要身旁出現一些較為陌生或不熟悉的人,通常轉為不說話緘默,或把音量壓低,或躲在熟悉的媽媽後面,在耳朵旁輕聲細語。

 

為了讓孩子很自然地了解,自己的聲音被聽見,並不會有什麼樣的狀況發生。(雖然,他們總是很容易自我預設,聲音被聽見是一件很糟糕或可怕的事。)或是讓孩子在不自覺的情況下,當有其他人在場時,可以自然地說出話來。

 

這時,有一件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避免讓孩子的注意力,聚焦在開口說話這件事情上。

 

為了釐清孩子的說話行為,在執行的過程中,是需要細微的調整,與孩子互動的模式,或改變說話現場的一些情境。

 

例如當孩子第一次與我進行接觸。孩子和爸爸在遊戲室(空間一)裡,關起門來,邊玩邊說話。這時,我在遊戲室外(空間二)與媽媽進行訪談。

 

除了從訪談中,搜集、確認孩子在家裡的說話表現外。我會同步仔細聆聽,判斷孩子在遊戲室內,說話的音量,語言的表達,是否和同年齡孩子相吻合。

 

接下來,試著請媽媽很自然地進入遊戲室,和孩子寒暄、互動,之後離開遊戲室時,不把門帶上。

 

這時,觀察孩子是否有意識到門是開著,自己的聲音可能會傳出去被我聽見。在門開啟的情況下,有助於我更清楚判斷孩子,說話的語彙、詞句與音量等。

 

隨後,我很自然地走進遊戲室,假裝是要整理、擺放玩具,或是準備拿取一些玩具。這時,我會仔細留意孩子的說話是否停止,或音量是否有明顯降低。

 

這時,在遊戲室內,陪伴孩子玩的爸爸,比較好的做法是,很自然地繼續玩,或維持先前與孩子的對話。

 

但避免的是,當心理師進入遊戲室之後,爸爸開口說,「老師進來了喔。」「喔,老師要來收玩具了。」「老師不讓你玩了。」「你要問老師,我可不可以玩?」

 

因為,這麼做,很容易造成反效果,讓孩子又把注意力拉回到,聲音不能被陌生人聽見。

 

我自然地進去,目的在於希望能夠降低,孩子對於陌生的我的出現,不會特別的注意,而繼續與爸爸自然說話。

 

在這種情況下,我會選擇快速離開遊戲室(空間一)。待離開之後,再持續觀察孩子的反應。果不其然,孩子又把門帶上。

 

這時,再請媽媽重複進行上述步驟。同時,暗示爸爸待會當心理師進行相同介入時,爸爸可以先保持微笑、沉默。

 

這步驟,會採漸進式的方式,反覆地進行,以有系統的方式,降低孩子對於陌生人出現在現場,說話的敏感。

 

當孩子結束課程,準備要離開時。我會提醒家長一件事,我會主動和孩子說再見,但這時先不要求孩子一定要跟心理師說再見(有些孩子會選擇以微笑、揮手、點頭或眼神注視回應)。在很自然和孩子說再見的情況下,讓我有機會觀察孩子後續的反應。

 

PhotoDavid Dodge,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親子天下嚴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