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星』人際:提升高功能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症幼兒的人際力
文/王意中臨床心理師(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負責心理師)

海豚班的小朋友在教室裡嬉笑著玩起躲貓貓,阿勝也跟著大家四處躲著,無論是在桌子底下,或窗簾後面。只是躲著躲著,阿勝就按耐不住地從牆壁後跑了出來,並興奮地嚷著「哈!有人躲這邊,有人躲這邊。這裡!這裡!在窗簾後面。」這時,被發現的阿博雙手環抱在胸前,怒氣沖沖地瞪著阿勝,隨後推著他「你幹嘛說,你走開啦,我不要和你玩。」「對嘛!對嘛!不要和阿勝玩,阿勝每次都愛亂講。」其他小朋友也在一旁附和著。


無法繼續捉迷藏的阿勝乾脆自己獨來獨往,在走廊上四處遊走,或直接跑去花圃或水族箱旁流連。對於他來說,至少選擇在專注所自己感興趣的螞蟻、花朵、玩泥巴或觀賞孔雀魚,總比與海豚班的小朋友互動,這時壓力會是輕很多。


但阿勝其實捨不得在下課獨來獨往。無論是自己在教室裡與小朋友分享繪本上的圖案,或聊昨天海綿寶寶演的內容,或是在走廊上與小朋友一起玩貓抓老鼠的追逐遊戲,雖然老師三令五申,不准在走廊上奔跑,但總是件有趣的事。或是呼朋引伴往花圃或水族箱靠近,好東西總是需要與好朋友分享。


森林裡的芬多精
有時,你會遇見部分星兒在人群中,總是看起來像是極愛投入在自己的世界中,似乎在這人際的森林裡,只顧享受著吸引自己的芬多精,專注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此時,一旁的小朋友就如同森林裡的樹木群一般,似乎和自己沒有關係。


殘酷的羅馬競技場
人際互動對於星兒來說有時殘酷地像羅馬競技場,對於社交武功比較弱的孩子,在互動上總是吃了悶虧。但在人與人互動頻繁的地球上,提升人際力似乎是躲不掉的宿命。拼圖、注音符號不會,擺放在那邊,過一陣子再來,它還是一模一樣躺在那邊沒有變。但是,人際互動這件事就比較複雜了。上午小朋友願意和你玩,但是一到下午他可能選擇離你而去。


人際力,需要你的舉手之勞
「哎呀!反正自閉症不就都是愛自己玩嗎,你幹嘛還那麼認真去訓練他的人際關係?」「亞斯伯格的孩子就是怪裡怪氣,改不了啦,別白費工夫囉。」請不要畫地自限,這些想法常不經意地在大人之間的腦海裡流竄著,但對於星兒來說,卻是極度地不公平與不友善。有時星兒倒不是喜歡獨來獨往。如果,我們大人心思細膩一些,同理感受多一些,舉手之勞幫孩子一些。這時,星兒的行為表現,一定會有許許多多的微妙在發生。

眼神注視的基本功
星兒的人際力訓練,建議你先從大人與孩子的互動開始建立基本功。這麼做的考量主要在於大人可以依每個星兒的特質,隨時進行互動行為的調整。例如當孩子不願意注視時,你不會強迫直嚷著要求他看著你。你可能選擇放低姿勢,將自己的視線與孩子保持平行。


或者,你也可以將吸引星兒的增強物,例如玩具或糖果放置於視線前,使孩子注視該增強物時,能同時接觸到你的眼神。你也可以選擇與孩子玩互動性的遊戲,例如相互丟、接球,或相互推著玩具汽車,或減少周遭環境上,不必要的視覺刺激物。讓星兒在人際互動上,先有成功的經驗,再類推至同儕之間的互動,會比較容易些。


分享好滋味
「阿勝,這裡有杯冰冰涼涼的白開水,爸爸一起跟你分享喲。」「阿勝,媽媽跟你說喲,今天這一集的喜羊羊與灰太郎很好笑喲。」試著先由大人開始進行分享的演練及示範。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將每天很自然在做的事情開始練習起,愈自然愈好。有了你的積極示範,星兒就有模仿與學習的空間。



讓人際引擎繼續發動
星兒們有時能夠主動趨近對方,特別是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孩子,但往往在啟動互動時,例如「我們來玩,我們來玩」當對方一回應「好啊!好啊!」然後呢?有時,才剛開啟的人際互動引擎,隨即熄火。
要維持人際互動力,建議你,先以吸引孩子感興趣的活動、玩具、遊戲,或星兒擅長的能力開始。想想當這群孩子在人際與社交和溝通上,相對弱勢時,如果現在又從自己最弱的活動玩起,在人際互動適應上,將更為困難。當打了退堂鼓,要再重新於一旁敲邊鼓,啟動人際力將會更困難。



當遊戲力遇見人際力
訓練星兒的人際力,一定需要同時加強孩子的遊戲力。這兩者總是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有時小朋友很容易抱怨「老師他不會玩啦,不好玩,我不要跟他玩。」同時有些星兒在壓力的狀況下,也容易傾向於自己玩。這部分的文章,你可以延伸參考《玩出『星』世界:關於高功能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症幼兒的遊戲》。特別是訓練星兒早期物體使用能力及功能性遊戲的示範,以及增加想像遊戲的質與量,一起來教星兒學會如何玩想像遊戲。



小天使的職前訓練
「我是不是該為我的孩子找伴?」「小天使是不是應該要訓練?如何訓練?」關於星兒的人際互動,一定需要量身打造,找玩伴,訓練小天使,這是我們初期需要幫他們做的一件事。畢竟如果要讓星兒自己打通關,主動去認識人,這挑戰的極限將非常高。


先由大人引導小天使(同儕),練習找出、發現自閉兒所感興趣的活動、優勢能力,或當下正在注意的刺激。


提醒小天使,可先從自閉兒所感興趣,或當下正在進行的活動開始和他玩,例如拼拼圖、堆積木、推玩具車等,不一定需要自閉兒去玩小天使想玩的活動,例如捉迷藏、追逐遊戲等。


引導小天使與自閉兒說話時,逐漸接近他,注視著他微笑 ,先不急著開口說話,或使用太多的肢體語言或動作變化,讓刺激訊息單純。


協助小天使在與自閉兒說話時,使用簡潔的詞彙、如何停頓、加強語氣、重複所說的話。


互動時,有時以二選一的方式問自閉兒,例如「你要玩拼圖,還是堆積木?」,過程中讓小天使學習分辨自閉兒是否停留在仿說,或是回應他真正的意願。做法上可重複問兩、三次,並將遊戲內容順序對調。


如果小天使須輔以動作或手勢強化與自閉兒的互動,建議小天使以漸進的方式,例如慢慢靠近、手輕輕拍或觸碰自閉兒的肩膀,對於觸覺防禦或敏感的自閉兒須特別留意他可能出現負向的情緒反應。


如果須一起移位走動,例如從教室至洗手間,提醒小天使不一定要手牽手。可先讓自閉兒走在前方,小天使則在左後方或右後方,如自閉兒不動、不反應,再輕輕推他一下往前。


在小天使協助自閉兒互動或遊戲的過程中,大人除讓小天使理解自閉兒的身心特質外,同時也讓小天使適度知道與自閉兒互動所存在的難度,以適時鼓勵、肯定及增強小天使的用心及好的挫折忍受力,無論是社會性增強或實質的增強物給予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