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儀式被打破,或許,我們可以不用再那麼老派?!

 

我們就這樣畢業了……

 

是失落,抑或是轉折?當儀式被打破,或許,我們可以不用再那麼老派?!

 

今年,對於許多孩子來講,將是人生中,很難忘懷的一年。

 

當然,對於大人亦是如此。

 

許多既定的儀式,在 COVID-19疫情,全國三級警戒中,一個一個被打瓦解了。

 

畢業旅行取消或延期,上課學習盯在螢幕上,畢業典禮轉為線上,新聞標題《行政院宣布三級警戒延至6/28 各級學校停課到暑假》(udn),還有無數的變動。

 

不管大人或小孩是否已經適應……

 

突然想著,今年的畢業生,心中的滋味,該是五味雜陳。

 

我們生活中,很多的儀式都被迫改變了,或許對於大人、孩子來說,難免有些失落。

 

然而,停下來想想,儀式被更新(我們就把它想像成app 適時得更新般),例如畢業典禮改為線上的情境,我不知道這對於從小身處在網路時代的大人們、小孩們,是否也釋懷了。

 

或許,我們可以不用再那麼老派?!

 

對大人們來說,少了這些「既定」儀式,心中總是覺得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在關鍵時刻少了一些回憶。

 

然而,儀式既然是人設,那麼就由我們自己來創造,屬於孩子那生命當中,專屬於他,或與他的好朋友,或與他的同學們,那獨一無二的儀式。

 

有些老師會跟孩子們約定,在疫情穩定控制之後,或許全班可以再來辦理屬於班上的畢業典禮。如此的承諾,美麗的令人動容。

 

對我自己的求學歷程來說,沒有讀幼兒園,從小學、國中、專科、大學到研究所畢業。這麼多年下來,竟然一次正式的畢業旅行也沒有。

 

一要舉辦畢業旅行,總是會有各種情況出現,最後的結局就是活動沒辦成。

 

一次,一次,又一次,更何況還連莊耶,夠悲了,也夠背了。

 

對自己來說,那些年,別說失落感,漸漸地,對於畢旅也無、感、了。

 

是說,自己也不是學生,也沒有機會畢業了。

 

慢慢的,自己索性就創造屬於自己的旅行,無須畢業,只要旅行,創造屬於自己的儀式。

 

這些儀式,有些是讓自己賦予它意義,有些讓自己感受到安心,有些是讓自己告別某個階段,迎向另一個階段,有些是讓自己充滿回憶,或與一群人共同擁有彼此的歡樂、悲傷、難過。

 

但無論如何,COVID-19疫情不斷的在告訴我們有些事真的不需要太執著,隨遇而安,彈性應變。

 

或許,我們思緒中,那固著的認為「應該」、「一定」、「非得如何不可」的念頭,也因為這一波的疫情讓人們有了些改變。

 

讓生活的經驗,學習的經驗,成長的經驗,人與人互動的經驗,來了一個大轉彎,甚至於,這個彎最後也不知道轉到哪裡去。

 

這段期間試著接受孩子可能存在的各種煩躁、無奈、焦慮、厭煩、不知所措等情緒反應。待孩子的情緒穩定了,自己的情緒也穩定了,或許可以和孩子一起來思考,一起創造屬於自己的儀式吧。

 

Photocottonbro , CC Licensed.

《覺察孩子的焦慮危機》

博客來:https://reurl.cc/v1rbNa

金石堂:https://reurl.cc/EzkNAn

誠品:https://reurl.cc/gm9bOz

TAAZE讀冊生活:https://reurl.cc/VXKZAQ

全省各大書店販售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