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較具良性雙向道溝通的聯絡簿內容

例如爸媽您好:
『今天阿中在國語課時常離開座位,我嘗試以轉移方式讓他多站起來回答問題,或找事讓他做(像是發聯絡簿),先考慮用這種方式處理一週,再追蹤看看阿中的離位狀況是否有所改善。』

當然您一定也有更適當的書寫方式。

在理想的聯絡簿上,可以看到老師的用心:
(1)發現問題
(2)解決問題
(3)追蹤問題




  • (X)容易產生衝突的單向道聯絡簿內容

例如爸媽您好:
『今天阿中在國語課時常離開座位,影響上課秩序,請爸爸媽媽多加注意。』

依此類推,類似的單向道聯絡簿內容,只要將問題性質換掉,又會產生出另一次衝突性的溝通。例如將上例『時常離開座位』改成『上課愛講話』『上課常坐兩腳椅』『上課愛亂發脾氣』等。




  • 當 ADHD父母持續發現上述單向道聯絡簿內容時

建議您可嘗試以下回覆。

例如老師您好:
『感謝您對阿中的用心。關於國語課時常離開座位一事,請問老師您都如何處理使阿中能夠安靜坐在座上?對於老師課堂上的干擾再次深感抱歉。』




  • 對於單向道聯絡簿的一些小建議


(1)不要只是反應問題,也避免總是以紅筆列出孩子的一大堆問題。
(2)對於敏感的父母來說,單向道聯絡簿內容會是一種慢性的壓力源,同時也容易被激發出負向的情緒反應,例如焦慮、生氣、憤怒、無助、不知所措,特別是這些問題的發生地並不是在家裡。
(3)行為問題的處理,建議能適度將轄區分清楚。所謂的轄區指的是,在班上發生的問題,優先由班級老師處理,返家後的表現則由父母全權負責。
(4)如此的轄區分隔並非是將責任推卸,而是考量到行為處理的有效性,或許您可以想一想,如果僅將孩子在班上離開座位的問題反應給父母,而沒有提出因應方式,其實對於父母在家的處理成效微乎其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