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適用對象:對於不該碰的物品卻常常好奇想要動一動的孩子。
  • 適用年齡:小學階段孩子。
  • 訓練目標:提昇衝動控制能力(不碰不該碰的物品)。




  • 訓練方法:
  • 1.讓孩子腦力激盪說出在班上或家中不該碰的物品(例如老師桌上的東西、危險物品、易碎玻璃瓶等)。
  • 2.讓孩子練習當趨近該物品時,嘗試將雙手立即插入口袋,或將雙手交扣在前,或做稍息狀,使自己沒有機會碰觸該物品。
  • 3.讓孩子思考哪一種訊號對於自己較具警告性,例如警報聲響、持續紅燈閃爍、禁止標誌、大X或您嚴肅的一號表情等,並練習在腦海中想像該訊號的模樣。
  • 4.當孩子選定好對自己較具警告性的訊號後(例如禁止標誌),讓他練習第2步驟,趨近於不該碰觸的物品前方,並提醒自己立即雙手插入口袋,或將雙手交扣,或做稍息狀,同時想像該禁止標誌烙印在該物品上,隨後即可安然離開。
  • 5.過程中,可一次選定數項不該碰觸的物品,並依序進行上述衝動控制練習(一關一關過)。




  • 成功關鍵:平時實地演練的次數,及是否將練習類化在日常生活及校園環境中。
  • 判斷指標:不碰不該碰的物品頻率是否下降,衝動控制能力是否提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