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錢能夠解決的,都不是問題。
同樣的,孩子的煩惱,只要透過妖怪來解決,一切也不成問題。
當然,更重要的是,妖怪並非讓我們選擇逃避,而是讓自己正視眼前的切身問題,並尋求改變,問題將迎刃而解。
你有煩惱,我有煩惱,每個孩子們都有各自的煩惱。說得出口的,只能隱藏的,我們多少都期待是否有個魔法,能讓這些惱人的煩惱,憑空消失。
例如丟三落四,忘東忘西,這一點,一般孩子苦惱,對於ADHD孩子來說,更是情非得已。
我們很容易先入為主被設定,只要有不好的事情,或狀況發生,第一個被聯想到,就是眼前的自己。
沒有人喜歡如此,但又能奈何?
這時,就只能祈求妖怪出租上身。
讓我們在面對問題時,來個臨門一腳,化險為夷。
我常常半開玩笑(老實說,是很虔誠、認真的認為),受到老天爺的賞識,總是在自己最忙亂的時候,突如其來,憑空出現許多的時間給自己。
當然,偶爾為之,還可以。
這時,上天也是在告訴著我,平時記得多事先預留一些時間給自己,以備不時之需。
我們總不能期待,每回都有妖怪出租,或是老天爺伸出那隻「幫助之手」。
最後,依然得回歸自己,自我覺察自己的行為舉止,啟動執行力而加以改變。
人與人之間的比較難免。有了輸贏,總是讓人心,糾纏著。這點讓人心情感到很不美麗。
在我們的傳統教育裡,似乎少了引導孩子如何欣賞別人表現的好,我們總是汲汲營營想要超越對方,將快樂與成就感建築在超越對方身上。
然而,這樣的感受卻如浮萍般的短暫,也像踩在浮冰般的不踏實。
贈恨與嫉妒,總是擾亂了我們的內心,讓我們在看待事物,起了暗黑的心情。
每個人對於自己的名字,總是賦予不同的解釋以及感受。如同先前的鮭魚之亂,每個人對於改變名字的看待,自有一番道理或歪理,但終究得自行承擔。
在班級裡,有時我們老愛替對方取綽號,無論對方接受與否,令當事人深感困擾。名字是一種符號,這符號要如何解讀,也關係著我們如何賦予它的意義。
語言的殺傷力,一刀兩刃,我們是否覺察所脫口而出的話,對於他人所帶來不可逆的傷害。
陪伴,人與人之間,終究需要有伴,來滿足情感的需求。《妖怪出租3:使用妖怪的正確方式》,在疫情期間,推薦給你。-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妖怪出租3:使用妖怪的正確方式》
(もののけ屋 三度の飯より妖怪が好き)
作者: 廣嶋玲子
譯者: 緋華璃
繪者: 東京妖怪
出版社:采實文化
延伸閱讀:
《妖怪出租4:妖怪之所以成為妖怪》
(もののけ屋 四階フロアは妖怪だらけ)
《妖怪出租2:請借給我妖怪之力》
(もののけ屋 二丁目の卵屋にご用心)
《妖怪出租1:實現心願的妖怪現身》
(もののけ屋 一度は会いたい妖怪変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