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這次準備要送我什麼禮物?你有說過的,這回考試如果我考得好,你答應要買禮物送給我,不能說話不算話。」「我知道,我哪一次說到沒有做到?只是,你要這麼多禮物到底要幹嘛?更何況,家裡東西那麼多,房間堆的像座山一樣。」「我不管,反正,你答應我的,只要我考上前三名,你說好的禮物就一定要買好。」「好啦!好啦!我看賺的錢,都不夠讓你花,你真的是生來消費的。」

 

孩子動不動,就跟我們要禮物,到底爸媽該如何是好?

面對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行為表現,待辦事項或課業要求,我們總是會以獎勵,來作為誘因。

當這麼做,因此常讓我們看到孩子,始終能夠達到父母設定的要求與標準。只是,有時對於爸媽來說,難道我不給獎勵,孩子的這些行為表現就出不來嗎?

這裡,我再次提醒,獎勵是一種外在的動機,它僅是一個階段性的任務。

通常,我們給予獎勵,主要的設定,在於眼前這件事情,對孩子來講,真的是有困難的。

這時,為了讓孩子能夠驅動起來,願意去嘗試,因此,我們會將透過禮物,獎品,來作為誘發孩子學習的動力。

只是,在這當中,如果,我們一直停留在以禮物、獎品作為誘因,我們就會慢慢的發現,孩子會不時的要求,更換禮物或獎品,就像不時要求調整薪水的概念。

有些孩子甚至於擺明,我不想要這些禮物,因此,我也不想再學習了,而放棄了,你對他的要求與期待。

對於孩子的表現,到底要不要給獎勵?

這裡,我建議,當孩子主動提出獎勵的要求時,我們可以很明確讓孩子知道,等考完,成績出來,再討論。

 

這句話的意思,多少在告訴孩子,當你真的表現在前三名,倒不一定有禮物的。

至於,禮物、獎品的內容會是什麼?試著讓孩子來說服我們,他的想要與需要。

如果,是想要的話,我們就需要讓孩子瞭解,沒有那麼容易得到。如果是需要的話,孩子的禮物、獎品則比較容易獲得。

再次提醒,當孩子願意花時間在課業上,慢慢的,是需要引導孩子,對於自己課業學習產生興趣與成就感,以及自己參與和好奇,以及目標明確設定等,逐漸達成。

讓孩子的學習,轉回到內在動機的階段。

可別再孩子說,要禮物,我們就輕易的,給禮物了。


PhotoAmy Texter,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親子天下】網站

🍀《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購書,請往這裡➡️
博客來:https://bit.ly/3iWFbmG
金石堂:https://bit.ly/3iQGofk
誠品:https://bit.ly/3iYMXN6
讀冊:https://bit.ly/32dTCNo
momo:https://bit.ly/2AWKSQA
※ 全省各大書店販售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