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關於口吃的小說。

 

 

你是否可以想像面對口吃的孩子,當他到了一個新的環境,當他的聲音即將被聽見,自己又擔心,所說出來,斷斷續續的話,是否成為別人對自己另眼看待,嘲笑的目標,這時心中的感受,非當事人來說,真的很難體會。

 

 

有時,真的只能透過佯裝生病來讓自己逃避,逃避雖可恥,卻只是短暫有用。逃跑了一天,躲了兩天,掩飾了三天,然後呢?終究得要重新來面對自己,以及與周遭他人的關係。

 

 

面對自己口吃的問題,每次準備要脫口說出來時,就得殘酷的面對別人可能看待自己的眼光。

 

 

如何擺脫這樣的害怕,恐懼,焦慮?

 

 

每一次的想要突破,或許帶來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挫折與傷害。

 

 

但是,也唯有這樣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才有辦法跳脫出,長期以來,如同囚禁自己在牢籠裡的困境。

 

 

在這部小說,讓我再次發現,當身旁有一位貼心、細膩,能夠接納、同理和陪伴在旁的友善朋友的存在,這件事情對擁有特殊身心特質的孩子來說,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當在班上,在校園裡,也許只要有這一兩位同學的存在,朋友的存在,或許就可以讓當事人能夠較為安心地,在班上維持應有的學習與生活。

 

 

然而,這樣的同學,真的可遇不可求,在校園裡,如同鳳毛麟角般的稀少。

 

 

要走進口吃朋友的世界,談何容易,有時我們真的很難去感受,對當事人來說,那種在眾人面前開口說話的痛苦以及折磨。

 

 

你一定行的,你一定可以的,你試著再努力做做看。其實,這些話聽在當事人的耳朵裡面,每一字,每一句都非常的刺耳。

 

 

這本小說非常細膩的描述了口吃青少年,如何面對自己在成長過程中,所遭遇到同儕的排擠、嘲笑、捉弄、欺負、霸凌等不友善的行為,內心的掙扎以及害怕、恐懼和痛苦。

 

 

我依然相信,對於許多孩子來說,透過小說的閱讀,將能夠有機會進入書中主角的內心世界。並且,細膩的感受當事人的心理狀態,以提升孩子的同理心。—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我只想好好說話》

作者:椎野直彌
譯者: 黃薇嬪
出版社:博識圖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