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自閉兒出現尖叫、哭鬧、破壞物品、摔東西等負面行為,到底可不可以用強烈的方式來壓抑他?

曾經在校園服務中,遇見一位老師信誓旦旦說「心理師,其實你根本不要想那麼多,只要你對他大聲一點,自閉症孩子就會安靜下來。」

沒錯,對於有些自閉兒來說,當你拉高音量,甚至於張牙舞爪對這些孩子大聲責駡、咆嘯,是有孩子在當下,會因為你的強烈反應,在你面前靜下來,以符合你的期待。

但你卻忽略了一件事情,這些自閉兒所承受的負面情緒,因此壓抑了下來。結果延宕的負面情緒反應,到後來,誰出現,誰倒楣。這時,自閉症孩子的情緒,很容易轉移到其他的人事物上。導致有些人莫名其妙被自閉兒抓、咬、打、碰、撞等。

我們真的必須停下來思考,為什麼自己需要選擇如此強硬的方式來處理?是我們的情緒也被激怒?是我們沒有別的因應方式?我們這麼做,到底要傳遞給孩子什麼訊息?

對於自閉症孩子來說,我們必須清楚瞭解,他其實是一個孩子,只是他有自閉症方面的困難。也就是說,一般孩子面對大人強勢的威嚇,大聲的責駡,一般孩子都會感到害怕恐懼,這一點當然對自閉症孩子也會。

再加上這些孩子在情緒表達上相對困難,沒有適當的情緒紓解方式,使得這些負面的情緒,隨著時間一久,很容易積壓在這些孩子的內心裡,同時隨著固著性,久久揮之不去。

對於大部分自閉症孩子來說,當我們選擇大聲的斥責,往往重重地踩到這些孩子的情緒地雷,讓自閉兒的負面情緒與行為整個被引爆出來。有時,你的一次大音量,往往換來孩子對於你的印象360度改變。

當孩子認為你黑了,說真的,在你的教學生涯裡,他對你的印象就很難白回來。孩子很難配合你,你的出現就像負面情緒的刺激源、敏感源、誘發源。對於你總是存在著負面情緒與負面印象,孩子的負面情緒很容易連結到未來類似的狀況,當相似的情境一出現,自閉兒的負面情緒就很容易被喚起。

曾經有一位媽媽很是困惑,為什麼她用很輕柔的聲音,告訴孩子安靜。當時,孩子卻很激動的對她動手。當時,該媽媽詢問資源班老師這件事,「為什麼這兩三年,只要我說安靜,孩子卻總是對我動手?」後來,資源班老師轉而詢問我的意見,當時我在想「為什麼媽媽要講兩三年?如果我講了兩三次,就被孩子動手,這時我得需要仔細思考,安靜這兩個字,對孩子來講是否是一種負面的刺激?」

我想,你可能有些疑問「可是這位媽媽是很溫柔的說,她並沒有大聲咆嘯啊!」這一點是沒錯,但別忘了,只要在過去的經驗裡,孩子只要聽過一次大人大聲的喊「安靜」,這時孩子就很容易將安靜兩個字,做出負面的連結。

因此,如果有一天,面對自閉兒在自己面前情緒失控,也許尖叫,也許不斷的自我刺激,或做出不符合你期待的行為。衷心建議,請別再使用如此強硬的方式,也許你眼前看似成功壓抑了行為,但是別忘了後續的災難才正是要開始,而且這樣的負作用,將為孩子帶來好多年的負面影響。


PhotoMingo Hagen,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親子天下嚴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