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時候,媽媽在面對孩子大哭大鬧,無理取鬧之後,眼看情勢不對,接著嚷著媽媽,我要抱抱!」這時,往往讓媽媽處在當下,到底該如何是好?在抱與不抱之間,猶豫不決。

 

針對這一行為的處理我們可以先思考孩子在什麼情況下,大哭大鬧,例如媽媽,我要手機,媽媽,我要手機!」孩子使用了強烈的情緒手段,想要讓你妥協,將手機交付出來。

 

這時,除非你想妥協。不然,媽媽的反應最好是取冷處理的方式因應。直接的做法是看著孩子,慢慢走向他,一句話不說

 

當我們表情嚴肅的冷靜的看著孩子這時,正傳達給孩子一個訊息:「很抱歉,你用了不適當的方式在威脅我,門都沒有,媽媽不吃這一套。

 

當孩子發現,他這麼做,以前有效,現在卻拿你沒轍。你竟然沒有出現他所預期的反應這時孩子很容易脫口說出:媽媽,我要抱抱!」

 

當孩子說出這一句話,請仔細觀察孩子的反應

 

種狀況是孩子他告訴你媽媽,我要抱抱!」講完之後立刻張開手臂,你的方向前來並且抱住你這時,對於媽媽,我要抱抱!」的解讀,傾向於孩子在找臺階下,化解這尷尬的氣氛。

 

因為孩子剛剛用了媽媽,我要手機,媽媽,我要手機!」的方式,起不了作用,發現媽媽竟然沒有反應,頓時場面弄僵了,親子之間的氣氛凝重。

 

這時,孩子走過來要你抱,這時建議你,就好好抱他,無論你的情緒在當下多麼的激動起伏。你可以輕輕的稍微把手放在孩子的背上他情緒為舒緩再以堅定的語氣告訴他,後續他應該要做什麼。(可以確定的是,接下來不可能讓他玩手機。)由於,孩子的大哭大鬧沒有獲得媽媽妥協的反應。當一個臺階下之後,這件事情就先到此結束

 

第二情境孩子原地不動等著你,要你過來抱他。在這種狀況,對於媽媽,我要抱抱!」的解讀傾向孩子想要第二次,藉由要求的方式來進行社會性掌控,希望能夠逆轉剛才他失分的局面。

 

當孩子這麼說媽媽,我要抱抱!」,而也真的過來抱。這時,他發現你竟然妥協了,當下局面從原先自己的01,翻轉成11,打成平手。在延長加賽後,他很容易又拋出這一句媽媽,我要手機,媽媽,我要手機!」再度啟動掌控模式,要讓你妥協,交出手機。

 

在無理取鬧吵完之後,這一句媽媽,我要抱抱!」多少也反映孩子懂得察言觀色懂得瞭解媽媽的反應,使面對不同情境,有了不同的思考以及應變。但無論如何,請記得一件事。這樣子的模式,在一般孩子身上容易見到,在特殊需求孩子身上,例如過動兒依然也如此。

 

在抱與不抱之間,請媽媽謹慎判斷。

 

PhotoRoberto Bonvallet,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