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在同一個屋簷下,如果不溝通,那彼此又該如何來瞭解自己?更何況當孩子逐漸長大,到外地求學、工作,不在同的屋簷下,那麼又該如何維繫彼此的關係?
既然,談溝通,就表示當中需要有一個人表現出主動的動機。這當中,我非常強烈建議由父母扮演這個角色,讓孩子感受到我們想要瞭解他,認識他,想要聽聽看他的想法。同時,也分享一些我們對於他的看法與感受。
良性的溝通,將為彼此製造了一個互動的平臺,在這平臺上藉由一來一往,讓彼此能夠更加的熟悉。這裡特別強調的一來一往,絕對不是單向式的,我說,你就照著做。這種模式,美其名說是溝通,倒不如說這是一種命令,為人父母一切說了算。在這種模式底下,我們完全跳脫對於孩子的瞭解,我們只是執著於自己所認定,孩子需要依照我們的模式,無論是在他的學業表現,行為舉止以及日常生活習慣等。
父母總是有自己的一套標準與期待,要求孩子得需要按照規定來。這麼做,很難說,好或不好。也許,對於學齡前以及小學低年級,正值他律階段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需要我們大人明確的規範,以及對於他們行為進行微調與修正。
只是隨著孩子年齡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表達,我們是否繼續採取武斷的模式,在這裡我持保留態度。畢竟,孩子有話說,孩子也想要讓你清楚他的一些想法。我比較顧慮的是,我們會不會失去了耐性,會不會也把自己想要理解的門窗關上。
在這種情形下,彼此無法對話,無法聯繫。親子關係的兩端,不是保持疏離,就是衝突不斷,而讓彼此的關係越來越疏遠。
親子溝通也是一種父母嘗試示範自己對待事情的看法,以及表達的方式。當我們能夠適當的表露出,我們溝通的企圖、意願與態度,釋放出溝通的善意。這時,我們也在示範一種良性的互動模式給孩子,以作為未來孩子在校園裡,在工作上,在生活中,與人互動的一種參考。
讓我們先拋開自己的成見與執著,對於親子關係,對於孩子的表現,不見得非得如何不可。有時我們過於執著的態度,反而讓自己陷入自尋煩惱的狀態。我們不斷拿著一把尺,不斷的衡量孩子的表現,讓我們對於孩子的注意力,一直陷入孩子的表現與我們期待之間的落差。
每一回過度強調這樣的落差,不外乎也一直回饋給孩子,你就是如此的不堪,如此的不能,如此的必須要再加強。這時,你可以想像為什麼孩子沒有任何想要與我們談話的動機。這些負面的評價,任何誰也受不了,被如此的對待,親子溝通也就卡關了。
Photo:Patrick McFall, CC Licensed.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