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些身心障礙以及資賦優異孩子來說不同身心特質孩子所呈現出來的樣貌,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

 

其中肢體障礙孩子由顯行為,比較容易被看見這些孩子的特殊需在哪裡,也比較容易被理解。例如輪椅、擺椅、站立架斜坡、電梯等無障礙空間

 

然而,有些孩子來說,他的特殊需求卻非常隱性,不易被看見。當我們沒有很細膩,想要試著瞭解他關注他事實上許多孩子的需就因此被忽略被漠視了

 

在這情況下我們對於這些孩子就很容易存在不合理的期待

 

例來說有些學習障礙孩子很明顯在閱讀上在文字符號的辨識、理解記憶上,與一般孩子相較並不是那麼容易,甚至於是很大的障礙。

 

然而,很少人知道這些孩子他們所看見的到底是什麼我們只是很納悶為什麼教這麼久,他還是學不會為什麼不斷提醒,他卻依然表現如此不堪?

 

面對孩子的學業低成就我們很容易直覺的認為,他不專心不認真,而給予批評否定,甚至於處罰。

 

我們忽略了一件事這些孩子已經努力了已經試著以他所能理解的方式,盡力了,卻依然不見學習的成效

 

有時,孩子自己不知道問題究竟出現在哪裡當周圍的父母以及老師也沒有覺察,沒有發現孩子的限制。這時,你可以想像,當孩子本身的特殊問題都沒看見了怎麼能夠看見他的特殊需求

 

好吧如果我們大人不知道孩子是閱讀障礙,那就暫時不提。但是,當孩子經過鑑定後,很明確的診斷出來閱讀障礙的困擾。這時安置輔導上,例如在考試,最常遇見的需求,是這孩子需要接受報讀服務

 

面對報讀這件事,有些普通班老師會認為這不公平為什麼其他的孩子就直接進行紙筆測驗,但這同學卻需要給他特別的待遇,予以報讀

 

說真的什麼叫公平如果今天這孩子本身在閱讀上就是出現困難我們又如何來要求他透過這樣的模式來進行考試評量?那公平又何在

 

沒錯我必須說要讓普通班老師或是科任老師,花一段特別的時間,來協助孩子應考這在實務上,當然是一件負擔。只是一般來說報讀服務在執行的過程中,往往由資源班老師、校園志工或教師助理來進行協助。

 

當老師願意接受,閱讀障礙孩子需要如此的服務需求。這時,孩子就有機會能夠展現他所具備的能力而且可以被合理的評量出來他的學習成效,是一種極趨近公平的對待

 

面對教育我們真的不能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們真的不能只期待,想要教聰明、好教的孩子,需要接受特殊需求服務的孩子而心生排斥嫌惡畏懼

 

當我們夠看見這孩子真正需要在心態上也比較容易傾向讓孩子得應有的權利

 


PhotoSebastien Wiertz,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親子天下嚴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