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閱讀輸入了某些內容,主要的目的以及必要的動作就是,把你所吸收到的,在經過自己的轉化後,轉成輸出。這時,我們的閱讀輸入,才真正達到我們的作用。



這種情況,就像今天,我們到菜市場,自己應該很清楚知道,為什麼來市場?我們早午晚餐想要做哪些道菜?因此,我們的目標,是非常明確。



在面對輸入這件事情,需要很明確,說是逛市場,說是閱讀,自己可能就得要非常的清楚,走進市場,或翻開這本書,自己到底所為何事,而不是囫圇吞棗,搜刮了一大堆蔬菜水果,放進腦子裡,放進購物袋裡,或提了回家。



存放在腦袋裡,不去使用,久了,自然而然就忘了。放在冰箱裡,不去好好的拿出來料理,久而久之,塞滿了冰箱,冰箱不容易轉動,更加耗電。當然,東西久了,也就壞了。



當我們很清楚,因為要料理,我們自然而然就會開始過濾篩選,我們所接觸的事物。



同樣的,經過我們的處理,將所吸收到的內容,加以轉換,以我們自己熟悉的方式說出來,寫出來,做出來。就如同一道、一道又一道的料理,端上桌。



這時,你會發現,對於輸入以及輸出,就更加達到我們所要的目的,而同樣的,也更加提升自己輸入篩選以及輸出的效率。



說真的,孩子不是鴨子,沒有必要去填滿孩子整個腦袋。我們也不必囫圇,也不需要吞棗。



當我們只是要求孩子死背,要求孩子死記,要求孩子把眼前的課本知識全部塞在腦海裡。但對孩子來說,卻不知道這些資料,到底所為何事?



這種情況,無論是你用宅配,寄滿了一箱又一箱的肉類,魚類,蔬菜,水果,直接抵達家裡,到最後還是直接存放到冰箱,結局又跟上面所說的一樣。



試著讓孩子理解,我們輸入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輸出,就如同在生活中,工作上,無論你用什麼方式來轉化,以自己最熟悉的方式,而加以運用、產出,好熟練我們的輸出能力。



這時,孩子不會再是鴨子,孩子也不容易忘記,孩子對於所接觸的事物,也將產生更加的樂趣及動力。



試著帶著孩子,一起上市場,上超市,上大賣場,一起來和孩子進行這樣體驗與實務練習。這就如同,帶著孩子走進書店、圖書館,試著讓孩子先帶著一點點目的,或許孩子多少對於閱讀這件事情,就更加有了方向。



當然,如果有機會,隨緣遇上一些閱讀的新刺激,也開啟孩子了新的興趣,這也是皆大歡喜。

 

PhotoJimmy Chan,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親子天下】網站

🍀《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購書,請往這裡➡️
博客來:https://bit.ly/3iWFbmG
金石堂:https://bit.ly/3iQGofk
誠品:https://bit.ly/3iYMXN6
讀冊:https://bit.ly/32dTCNo
momo:https://bit.ly/2AWKSQA
※ 全省各大書店販售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