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孩子是自我中心很強,想幹嘛,就幹嘛,不去管周遭他人、團體之間的規範,對於大人對他的要求,無所謂,不在乎別人的感受,還是孩子具有亞斯伯格症的傾向?

 

我們試著在這兩者之間,來進行鑑別。

 

先考量亞斯伯格症的診斷,主要包含了固著性以及社交困難,這兩件關鍵因素。

 

當孩子傾向於亞斯伯格症,這時孩子在社會情緒的溝通與表達上,和同年齡的孩子相比較,是相對有些困難。

 

亞斯兒在解讀社會情緒的線索上,很容易失真,常做出錯誤的解釋,進而引起強烈的情緒反應,同時,孩子的察言觀色能力很薄弱。

 

然而,對於單純自我中心很強的孩子來說,在社會情緒能力上,並不一定會出現困難,在溝通表達上,也不見得會有所謂的問題。

 

簡單來說,亞斯伯格症孩子給人的刻板印象,就是覺得這些孩子很怪。這怪,主要還是來自於他的固著性以及社交困難。

 

但是,對於自我中心很強的孩子,卻讓人有一種太過精明,甚至於把大人吃定,想要支配、掌控,不配合、不聽從大人的指令,想要挑戰與違抗。

 

雖然,這兩種類型的孩子都讓大人很頭痛。但是,在與亞斯伯格症孩子的相處上,你感到異常的困難,這道高牆在於,彼此之間似乎無法有效的傳遞社會情緒的訊息。

 

也就是說,對於亞斯兒來講,我們不斷的跟他爭辯,討論,講道理,卻發現真理愈辯愈不明,愈辯他愈火大。

 

可是,單純自我中心強的孩子,往往呈現出對於行為的後果,不在乎,不在意。也就是說,不管你,怎麼來罰我,往往對他隔靴搔癢,擦邊球,沒什麼太大的反應。

 

孩子很清楚知道,我們的想法、堅持以及如何讓你妥協。他很清楚知道我們的底線,他很了解只要拿捏多少的力氣,自己就可以為所欲為。這時,你看見的是,孩子的態度問題,而亞斯伯格症孩子卻讓我們看見了他的固著性與社會情緒困擾。

 

面對懂得察言觀色,不理會大人與團體所賦予規範的自我中心孩子。這時,讓我們思索的是,為什麼自己在面對這樣的孩子,是那麼容易輕易的妥協與放棄。

 

界限,拿出自己的界限,好好的,讓孩子清楚自己的界限。

 

我們必須要了解,孩子得在團體中,學習應有的規範與界限。當孩子越界了,他就得需承擔應有的代價,孩子所在乎、在意的行為後果,而讓孩子在分寸中,好好調整自己的行為模式與態度。

 

為所欲為,在這個社會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向你買單的。

 

PhotoNico Leon-Johnson,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親子天下】網站

《覺察孩子的焦慮危機》

博客來:https://reurl.cc/v1rbNa

金石堂:https://reurl.cc/EzkNAn

誠品:https://reurl.cc/gm9bOz

TAAZE讀冊生活:https://reurl.cc/VXKZAQ

全省各大書店販售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