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您發現,孩子在學校一直不願意開口說話,但回家後卻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如此現象大概持續多久?(OS謎之音:千萬不要到進小學後,才恍然大悟發現)
  • 『選擇性緘默症』,在幼兒階段並不是那麼容易像自閉兒或唐氏兒在外表或外顯行為上被發現出來,特別是當『安靜』『乖巧』『聽話』又被賦予較為正向的印象及期待時。
  • 但在幼稚園及托兒所的學齡前階段,孩子如果太安靜終究不是一件好事。
  • 當幼托園所的師生比例太懸殊時,當孩子長期保持緘默,往往更容易被老師所忽略,而難有積極介入的機會。(OS謎之音:終究班上調皮搗蛋的小朋友,吸引走老師與保育員更多的視線與注意)

 

  • 如何事先留意孩子可能出現選擇性緘默問題?
  • 此時,孩子是否可以適應幼托園所的團體生活,將是一項相當關鍵的觀察指標。
  • 請特別留意,當孩子剛進入幼稚園或托兒所就讀,或孩子剛參與新的團體活動課程時的身心反應。
  • 請特別留意,孩子在這一刻,是否總是在團體中嚐到失敗或不舒服經驗,無論是說話不清楚或動作反應太慢而被嘲諷、被排斥或被拒絕。
  • 請特別留意,孩子在這一刻,是否一直向您反應對團體生活感到不舒服、害怕、討厭或恐懼。
  • 請特別留意,孩子在外顯行為上是否出現焦慮或緊張反應,是否總是在出門前哭鬧、退縮、拒絕到幼稚園或托兒所,是否總是害怕、逃避與陌生大人互動、說話等不適應行為。
  • 如果孩子持續出現上述的不適應行為,請特別留意孩子在幼托園所中是否開始選擇緘默、不說話。


  • 讓孩子遠離『選擇性緘默』的焦慮困境,需要從大人們的敏感度開始做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