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閉兒的固執行為,千奇百怪,有時對同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不時變換各式各樣刻板、侷限、重複、無意義,讓周遭他人瞠目結舌,不知該如何因應的怪異行為。
  • 有時您會遇見眼前的自閉兒非戴手套不可,無論是雨天或晴天,管它是室內或戶外,從日出到日落,他總是手套不離手。

  • 問題來敲門了,脫?不脫?
  • 如果持續讓他戴,往好的地方想,自閉兒情緒穩定些,自我刺激少了些。但這行為模式終究是一項困擾,特別是對於父母與老師。
  • 如果強烈要求取下手套,此時可想而知,自閉兒瞬間伴隨激烈的負向情緒,無論是生氣、焦慮、煩躁、不安、激動,甚至於恐懼。
  • 往壞的地方看,敲頭、咬手、撞地板、抓、捏、掐等自我傷害與攻擊行為亦伴隨而來。

  • 怎麼辦?脫?不脫?在此分享行為處理的思考方向與建議予您參考。

  • 首先,判斷孩子戴手套的時間點是否適當,例如天氣變冷或在戶外活動,當情境適合戴手套時則允許。
  • 除此之外,在大方向上則傾向於讓自閉兒漸進式地脫離不適當的戴手套行為。
  • 例如以不戴手套的時間長度為考量,從每天上午、下午或晚上各一小時,逐漸拉長至各二小時、三小時以至於完全不戴手套。
  • 自閉兒不戴手套的適應時間(例如上午不戴手套一小時)須進行多久,視每個孩子的接受狀況而定(例如一星期或兩星期)。
  • 在不戴手套的期間,父母或老師們可以輔以不同的觸覺刺激,無論是洗手沖水(測試不同水溫)、塗抹乳液予以按摩、擊掌拍手等,使自閉兒嘗試適應各種不同的觸覺經驗。
  • 當自閉兒執著於一定得戴手套,此時,則嘗試以調整手套材質為考量,例如棉質手套、布手套、羊毛手套、PU皮或超細纖布等,調整方向以符合當下情境(例如氣溫或場所)為考量。
  • 隨後再逐漸採取上述脫離手套的步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