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叫我,老師叫我,老師叫我。」阿鳴舉起手來,「老師叫我啦,老師叫我,老師你有沒有聽到?」老師眼睛瞧都不瞧,繼續望向其他人。

 

這時,阿鳴搖著桌子,發出擾人聲響,老師依然不為所動。「老師叫我,老師叫我,老師叫我。」眼看老師沒反應,阿鳴索性把筆蓋丟到講堂上,剛好擊中老師的臉頰。

 

「你在做什麼?」「我只是要跟你說老師叫我,誰叫你都沒聽到?」「搞什麼鬼,亂七八糟的,你故意是不是?」

 

「我哪有什麼故意,這題我會啊!」「你會?你哪一次回答正確?你只會搗蛋而已,你還會做什麼?」「不然你問我啊!」「你還在鬼扯!每次我上課都被你打斷,給我閉嘴。」阿鳴心裡感到很委屈。

 

心想,這題他真的會,他也舉手了好一陣子。只是老師不叫他,就是不叫他,對於阿鳴來說,你不叫我?我當然就得要提醒你,你們大人不是也是這樣嗎?只是你一直不叫我,我該怎麼辦?就只好想辦法讓你注意我。

 

面對班上自我控制能力較弱的過動兒,對於第一線的老師來說,在班級經營上,到底該如何是好?我們試著以舉手回答為例,畢竟過動兒也期待自己的好能力,好表現能被看見。

 

或許我們可以和孩子們約定清楚,例如回答問題,按照輪流,由老師指定。也就是說,在問題的回答上,就不採取誰舉手,誰搶答。這樣的作法,在於讓孩子在某個規範內,練習自我控制。當孩子真的很想回答,我們可以先試著讓孩子把答案寫在紙上。

 

或是當孩子舉手,我們眼睛可以先看著他,清楚告訴他,他是第二個,第三個回答。雖然過動兒等待比較困難,但也因為如此,才需要練習等待。

 

為了避免孩子總是舉手之後,詞不達意,或是天馬行空的回答問題,也許老師可以事先給他題庫,讓他瞭解,老師會問的範圍就在這裡。

 

面對班上過動兒的衝動,老師的班級經營與場控能力要求很高,如果我們願意在想法上做一些調整,彼此是可以達到雙贏的狀態。孩子被關注到了,孩子好的能力也表現出來,老師班級經營也可以繼續順利。

 

雖然過動兒在教室裡,還有許多的問題,等待我們的化解,願你的一臂之力,讓孩子的優勢被看見。

 

PhotoRoman Lacheev,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 


 

《覺察孩子的焦慮危機》

 

博客來:https://reurl.cc/v1rbNa

 

金石堂:https://reurl.cc/EzkNAn

 

誠品:https://reurl.cc/gm9bOz

 

TAAZE讀冊生活:https://reurl.cc/VXKZAQ

 

全省各大書店販售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