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立反抗孩子非常的敏感,他們對於大人與他之間的互動,非常在乎、在意彼此的位階。特別是,大人是否以上對下,以強對弱的方式,來命令、要求自己配合。我們常認為這些要求,是孩子必須、應該要做的。但卻事與願違,對立反抗孩子,卻不把它當一回事,拒絕接受,進而挑戰你。

 

你會發現對立反抗所選擇的時間點,普遍都是在課堂上,同學們所在的現場,老師得要進行教學活動或對學生提出要求時,例如上課保持安靜、不要走動、拿出課本等。在這種情形,孩子很容易取得主場優勢,也容易影響老的情,同時多人的注。

 

對立反抗孩子,他就是想要改變你,改變你跟他之間的互動生態。就如同在教室中的反抗,就是想要影響老師的教學,讓老師的課無法順利的進行。對立反抗的孩子缺乏同理心,總是容易激怒大人的反應,就是想要掌控眼前的互動關係,要求大人順從自己的意見,依自己的方式行事。

 

大人在這種情形下,情緒很容易被撥弄,焦躁、浮動、急燥、焦慮、生氣、憤怒而失了穩定。這時,你可能會強調「我怎麼忍耐?他在課堂上,羞辱我,詆毀我,瞧不起我,干擾我,侮辱我。我是老師,我也得捍衛自己的尊嚴,我怎麼可以讓他這樣踐踏?我不處理,那其他同學、家長、同事們,會如何看我?那不是,讓這種狀況更加的惡化,這些孩子不就更囂張嗎?如果我太低聲下氣,那不就顯現出我的懦弱嗎?那我以後怎麼罩得住他們?」

 

遭逢對立反抗,我們首要關注的是,孩子和我們之間的關係,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我們要做的是,優先修復彼此的關係,而不僅僅是,只期待如何要求孩子以好的態度來對待自己。很可惜,對有些老師來講,總認為需要改變的是,眼前這態度不佳的學生,怎麼會反過來要求,我這個老師來改變呢?

 

對立反抗並不是突然間所產生的。對立反抗的態度是一點一滴,慢慢的,在互動過程中,不斷的、不斷的,形成目前的態度,因此在處理上,也相對棘手。

 

當我們表現出想要改變的意願,對於孩子來說,他可以看到你的善意,你想要瞭解,你想要調整、修復這層關係,而不是在他過往的經驗與印象中,你們大人就是只想要孩子做改變。

 

當對立反抗的孩子,隱約察覺到大人想要改變的動機。我相信,不當態度的鬆動,就有機會被轉動。


PhotoTomi Tapio K,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親子天下嚴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