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疑似特殊生,是否在入學前,需主動向學校提及孩子的身心狀況或診斷?說,到底會怎樣?不說,到底又如何?父母所顧慮的,又是什麼事情?

對於在發展上很明顯出現障礙的孩子,例如自閉症、智能障礙或腦性麻痹。這時,家長很自然在入學前,將孩子相關評估資料透過轉銜機制,事先提供給學校。例如幼兒園大班至小一,小學六年級至國一,國中三年級至高一。

但是,對於有些特質相對不明顯的孩子,例如疑似亞斯伯格症、疑似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在說與不說之間,父母所顧慮的核心問題,到底是什麼?

有些父母擔心,當主動提了之後,會不會反而對孩子造成反效果。例如老師對孩子出現刻板印象,貼上標籤。當然,這種情況的發生,比較容易出現在學校老師對於這些障礙本身缺乏基本的認識與了解,而讓家長有了這一層面的顧慮與擔心。

因此,當孩子本身有醫療診斷(例如疑似亞斯伯格症、疑似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但是卻不具備特殊教育學生身分(例如家長未申請特教鑑定)。這時,對有些家長來說,或許就先讓孩子自然而然的以一般學生身份進入學校再說。屆時再視孩子的實際狀況,以及老師的反應進行解套。這種情況也很常見於進入私立學校,或幼兒園的孩子。

然而,當孩子實際存在一些狀況,無論是分心、過動、衝動等自我控制問題,或溝通、社會能力缺乏與固著性等。在父母選擇不事先說的情況下,對於已經編好班的班級來說,往往會造成第一線老師的困擾與不平,親師關係將顯得薄弱。同時,對於班上其他孩子,以及當事人本身也不見得是好事。

這問題主要在於原班級已經安置了特殊學生,如果在沒有告知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同一個班級可能出現兩位、三位或以上的特殊學生與疑似生。特別令人煩惱與頭痛的是,將彼此容易產生衝突的障礙類型孩子安置在一起,而造成老師在班級經營,以及教學上的嚴峻挑戰。這種現象最常遇到的狀況是,班上同時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以及亞斯伯格症,或者是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比率偏高,亞斯伯格症的人數過多。

對於許多家長來說,當然期待孩子在入學前,相關老師就可以很充分的瞭解孩子的狀況。事先的瞭解,有助於老師日後在協助孩子的細節上,能夠有充分的接納,同理,並發展出比較適切的教學策略。

在說與不說之間,其實反映著親師之間,對於障礙類型以及特殊教育,彼此的認知、信任感、態度與觀念是否有落差。

然而,對於疑似特殊生在尚未取得特教身分的情況下,如果有需要,是可以事先告知,將相關評估資料提供給學校,讓孩子有機會優先透過輔導諮商系統的介入,以降低孩子可能衍生的後續行為與情緒等問題。

因此,充分的溝通,充分的信任,對於親師生三者之間,是非常關鍵的必要。


 
PhotoRanden Pederson,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親子天下嚴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