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沉迷網路,其實無法期待孩子主動來尋求你的協助。頂多孩子主動來找你,「媽媽,行動電源在哪裡?」「爸爸,你能不能開一下熱點?」

對於沉迷的當事人來說,他並不認為自己當下有什麼困擾或問題。

雖然,以現實與客觀的情況觀察,孩子的態度變了,情緒變了,作息變了,課業成績變了,對於生活周遭事物的關心變了。只是孩子並不會認為這和使用網路或手機到底有什麼關係?

當孩子已經沈迷於網路,這時已經反應了一件事,親子關係與教養在這麼多年下來,其實在互動品質上已經存在嚴重的問題。

當孩子沉迷於網路,這時要由爸媽單獨來協助,其實難度是非常、非常高。除了這麼多年來,親子關係一直沒有改善。當中,也包括這麼多年下來,對於孩子在使用網路與3C產品,並沒有辦法進行有效的管理以及約束。

 

爸媽在不知所措的情況下,索性使出殺手鐧,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關了孩子的電腦,或直接拔了網路線。

這些動作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粗暴與挑釁,很容易激起孩子強烈的情緒反彈。但這一點,我是非常非常不建議父母這麼做。

這時,你很急,你很躁,你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但我們似乎也忽略了一件事情,我們都還沒有搞懂,為什麼孩子他花了那麼多時間、心思在網路上?

當我們沒有辦法破解孩子停留在網路上的原因,只是貿然的想要孩子遠離網路。這一切還沒開始,就已經可以註定失敗。

這就如同當孩子在校園生活中,沒有親密以及穩定的人際關係。但在他存在人際需求的情況下,既然在現實中沒有辦法得到滿足,那就只好在虛擬世界裡尋找。

除非,我們有辦法滿足他的需求。否則可以預期孩子的情緒為什麼那麼激烈。

當你發現,家中斷了訊,孩子的手機沒有了電。這時,孩子是否呈現出非常的焦躁、痛苦、難熬的戒斷反應。同時,如果你發現,孩子比過去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滿足。這時,使用網路的耐受性也呈現出來。當孩子沉迷網路已明顯妨礙了他的生活、學習、人際、關係等。這時,爸媽是極需要第三者的協助介入。

 

例如學校導師、輔導老師、精神科或兒童心智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或是親戚朋友。只要是孩子願意接受的人,這時都還有轉圜的機會。也許孩子拒絕被協助,但至少爸媽可以先藉由輔導、諮商的管道,透過相關心理專業人員提供的建議。以獲得明確的做法,好因應與協助家中網路沉迷的孩子。

 

Photor. nial bradshaw,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親子天下嚴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