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我們很猶豫到底該不該和孩子說?到底該如何向孩子開口?到底該不該讓孩子知道自己是過動兒?還是強調他的特質?這件事,總是讓父母的心糾結著。


其實,當孩子在學校時常聽到老師、同學對自己的抱怨。當爸媽帶著自己到醫院兒童心智科就診,在門診時間與醫師接觸或接受心理師的評估。當孩子總是望見爸媽的書架上,有著那幾本關於過動兒的書。且好奇爸媽為什麼常選在星期六日去聽關於過動兒的演講。在臉書上,也發現爸媽加入了一些關於過動兒的社團,並且常和人留言對話。在學校,班上卻只有少數幾個人,包括自己到資源班上課。


到這裡,你會發現,也許我們沒有很明確告訴孩子他是過動兒,但孩子會敏感地覺察到周圍的人,對於自己的一些負評和看法。同時,從上述這些線索來拼湊自己的狀況。


與其,我們讓孩子自行去猜測、去懷疑自己是不是過動兒?或許,我們可以思考該是讓孩子了解自己與過動兒之間的關係。且重點在於讓孩子學習接納及了解自己的身心特質,而非單一以過動兒三個字當做日常行為及學習表現的藉口。


孩子真的有必要認識自己的特質。協助孩子從自己的身上,尋找相對優勢的特質(例如貼心、幽默、熱情、善解人意)。這一點,孩子一定有,如果我們仔細去探索,一定有所發現。同時,也必須實際回饋給孩子,讓孩子知道,而有自我肯定的機會。


針對自己相對「待改善」的特質,例如注意力容易渙散,活動量與衝動的相對難以控制。這時,自己必須要學習與了解,在什麼情境下自己容易踩到地雷,出了狀況,而造成自己以及周遭他人的困擾與麻煩。例如在人愈多,愈吵雜的情境下,自己可能的失控。


同時,讓孩子學習接受每個人所存在的不完美,及能力的有限性。當然,父母及老師也需要有如此的認知。也讓孩子知道,自己因為這些特質而造成日常生活、學習、人際、課業以及關係所產生的困擾,是需要更進一步尋求他人的協助。例如接受相關醫療院所的求診、特殊教育需求服務或輔導諮商的介入等。當然,有些孩子可能需要接受藥物的輔助。這一點,也關係到我們大人如何看待藥物,進而影響孩子也會對於藥物有不同的看法。


當孩子對於自己的身心特質有了了解,接著是引導孩子練習目標設定的時候。這些目標的設定,初期可以是非常的細微,並以能達到為優先考量。由於每個孩子的狀況不同,目標設定的內容也會有所差異。這部分您可以與孩子腦力激盪。對於過動兒來說,相對欠缺的是執行能力,這一點是大人與小孩彼此都得知悉。啟動執行能力,加以持續,就一定有機會改變。別再猜「我是不是過動兒?」了,就讓孩子從認識與接納自己的身心特質開始吧!



Photo:Nathan,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