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包著教養糖衣的完美暴力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這一切都是為你好!」如此的信念常常深深地催眠、暗示著為人父母。因為是為你好,所以我們所做的一切也都合情合理。只是在這一切大人說了算的教養霸權下,有誰願意或聆聽孩子那微弱的聲音,「我只不過是個普通的孩子」。

有時,父母有意無意地將自己的期待加諸在孩子的身上。這一重重地擺放,甚至於完全不顧孩子是否能夠承受。

這一期待,在席琳.拉斐爾這本血淚刻痕的成長自白書《過度教育》裡,更是徹徹底底被她父親發揮到極致。無論是身體的暴力或精神上的虐待,以至於偏執至幾近變態的教育方式,如何讓一個孩子度過那不忍卒睹的陰暗歲月。特別是一段深藏十四年,無人知曉,痛苦不足以形容,如煉獄般的秘密。

什麼時候,出類拔萃,已經變成一種美其名讓孩子發揮潛力,而可以不擇手段地,完全漠視孩子身為一個最基本的人的權利。一句「你比狗還不如」的言語暴力,加諸在無助、無奈的幼小席琳.拉斐爾身上,心如刀割地幾成了魔咒般,讓她永遠也忘不了,也難以擺脫。

完美,是滿足了誰?期待,到底該不該存在?這當然不是二分的非黑即白。但微妙的是,在親子之間的關係互動上,完美與期待的平衡拿捏會是一場智慧與藝術的生活實踐。

在《過度教育》裡,你瞠目結舌、不可思議地望見了,席琳.拉斐爾的父親,把這鐘擺偏執地、自私地、殘暴地,如同劊子手般將她的成長,無情地、冷血地直接扳至極端,固定,將她禁錮在心靈的牢籠裡,生不如死。

你很難想像,一個在眾人眼中的天才鋼琴家,席琳.拉斐爾如何在家暴陰影的籠罩下,經歷了你我這輩子所無法想像的痛苦、害怕、恐懼、屈辱、內疚、矛盾、罪惡、困惑、無奈、孤寂、無助、衝突等身心靈的傷害與被踐踏。

爸爸,原本應該是一棵能夠遮風避雨,帶來安全與安心的大樹。但現在這棵樹卻成了張牙舞爪的魔鬼般,不時透過所謂「合理的嚴格」來摧殘這微弱的心靈。多數孩子在家暴的摧毀下,夭折了。少部分,或許像席琳.拉斐爾在勇氣、韌性、抗壓,及想要選擇自己的人生,幾近被折磨地在風雨飄搖中,倖存下來了。

你是否聽見席琳.拉斐爾的吶喊,如同在你我生活之中,所有曾經或正面臨家庭暴力威脅的孩子們的微弱聲音。孩子不說,不表示孩子沒事。每個孩子都需要被關注,無論她是資賦優異的天才,或僅是想要擁有普通生活的孩子。

《過度教育》,再次激盪著為人父母在教養這段路途上,停下來,自我覺察與思索你我如何看待眼前,一個有權利選擇與表達自己想法的孩子。請尊重與接納她的所有與存在。


過度教育:一個天才鋼琴家的血淚告白 La Démesure

作者: 席琳.拉斐爾

原文作者:Céline Raphaël

譯者:黃琪雯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3/12/02

語言:繁體中文

本文同步刊登於103年1月12日《聯合報教養版》103年1月13日 《聯合報好讀周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