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捍衛雅各,在愛與信任的鋼索上,擺盪   

    捍衛雅各,看似近,似乎遠。諮商室裡,總有一副畫面,右方坐著看似少不經事、沉默的青春期孩子,左方坐著滿臉疑惑、不知所以的父母。身體的距離近,但心靈的距離遠。   

    親子之間,很尷尬,總是遇見事情後,彼此開始被迫產生交集。

   「孩子,我們熟嗎?」這句話,你是否曾經在心中自我自答?是否有那麼一天,你突然發現眼前的孩子變得陌生?還是,這個孩子你從來沒有熟悉過。有時,我們熟悉的,或許只是孩子隨著年齡改變的身形,但潛藏在這軀殼裡的心靈,似乎總是如同謎樣般,陌生。  

 孩子沒有說,並不表示孩子沒有事。有事,孩子也不見得會選擇對我們說。我們常常納悶:「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告訴我?」或許我們可以轉個彎來想:「為什麼孩子應該告訴我?」「為什麼你那麼有把握,孩子會把開啟心靈深處的那把鑰匙或密碼交付給你?」這是殘酷,也是最貼近的事實,在這一段青春物語上。

 我們常自認為相信眼前這個孩子,也常理所當然認為我們所看到的,就是孩子的全部。很多時候,我們似乎都不急著想要去了解眼前的孩子。但如果真的讓我們細細道來,說真的,能夠說到心坎裡,或許少之又少。

 遺傳基因是原罪嗎?是無法擺脫的宿命嗎?面對遺傳的議題,是讓你找到合理的歸因,來解釋孩子的行為,特別是當你撞見駭人聽聞的遺傳傾向。或是,你將疾病與缺陷,自責於教養上的缺失,這又會是如何地讓道德沉重。

 無論是書中所提,反應性童年依戀障礙、自戀性人格異常或無法抑制的衝動,或實務上出現的對立反抗、品行疾患,或反社會性人格疾患。面對遺傳與疾病,會是如何挑動著彼此的親密關係,及影響你對於青少年教養的看法。是如同原子彈般,暴力地、重重地在關係中,轟然一聲,而沉重下去,或是讓家人愛與信任的關係更加深深烙印。

  《捍衛雅各》,在字裡行間,讓你我重新檢視親子之間的關係,也讓我們再次看待愛與信任,親密與秘密,及細細品味如謎一般的青少年物語。


捍衛雅各 Defending Jacob

作者: 威廉.藍迪

原文作者:William Landay

譯者:陳錦慧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12/06/01

語言:繁體中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