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在米開朗基羅的腦海中,具體的大衛雕像早已存在於那塊純白的大理石中。當完成的目標具體地呈現在腦海中,接下來的雕刻工程只要將那多餘的部份一一除去,那麼大衛雕像即栩栩如生地站在眾人的眼前,感受著人們為他的讚嘆。

     對於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的孩子,或許在他們的日常生活及學習過程中,也需要如此的大衛雕像存在。面對生活當中的許多刺激,ADHD的孩子們往往容易陷入一場迷惑於困惑之中,著實不知道自己當下所需要的具體目標到底是什麼。在注意力及組織能力宛如隨風飄散的情況下,雖然時間河流持續,但結果往往無疾而終。

     試著和ADHD孩子談談他們心中的大衛雕像,當孩子無法具體描繪時,或許透過視覺影像,透過圖表或塗鴉,口述或文字都行,讓孩子在準備進行當下的事物之前,先讓他看見最後成型的大衛雕像。

     當腦海中的大衛雕像已見成型,接著就是與ADHD孩子來一場減法的生活哲學。在每日的生活細節當中,與孩子一起討論哪些事物是可以從自己的生活中減去、消除。把不需要的部分一一除去,少即是多,簡單與聚焦,或許是ADHD孩子的一種必然學習的生活習慣。當生活中的事物都逐漸去蕪存菁時,此刻,具體的大衛雕像也就容易浮現在眼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