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100這數字出現在考卷上,它總是用力吸引住孩子與大人的眼球與注視。
  • 100是一種分數,一種符號,它所存在的意義往往來自於人們對它如何解釋。
  • 100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是孩子努力的程度?是孩子能力的展現?是孩子自我的肯定?是滿足大人的期待?是為自己帶來獎勵?還是一種超越他人的勝利?

  • 如果考卷上不是寫著100,到底會發生什麼事呢?(謎之音:或許什麼也沒發生)

  • 如果您是老師,建議您來場全班腦力激盪,問問班上的孩子考試100分會讓自己帶來什麼感覺?考100分會讓自己想到什麼?考100分會讓自己想要做什麼?(先從感覺問起,對於孩子會比較容易)
  • 依此類推,您可以持續引導孩子們思考,99、98、97、96、95、94、93、92、91……60、59……分,同樣有什麼感覺?會讓自己想到什麼?會讓自己想要做什麼?
  • 透過考卷上老師所給予的分數做為媒介,無論是100、99或60都可以。平心靜氣地為自己與孩子進行一場『想法-感覺-行動』的摩天輪關係(轉動的良性循環或惡性循環)。

  • 當您與孩子對於考卷上的分數(100分也好,70分也罷)存在著正向的想法與解釋,或許能夠為彼此帶來正向的情緒與感覺,同時引導出正向的行為反應(例如讓孩子再接再厲或主動閱讀學習)。
  • 反過來,如果存在負向思考,當然就逆著轉,並為自己與孩子帶來負向的感覺及行為反應(挫敗與放棄)。

  • 壓力-往往來自於預期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落差愈大,通常所感受的壓力也愈大。
    100與90,十分之差到底意味著什麼,或許讓自己與孩子一起思考、動動腦。
  • 建議您,當孩子考90分,試著優先引導孩子看見自己已經有的「90」分,對於他們的努力給予正向的肯定,隨後再嘗試與孩子討論如何弄懂及學會其他的「10」分。

  • 如果滿分不是100分?那您與孩子將如何看待這數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