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知道,但,我還是這麼做。
  • 做什麼?當然是大人不允許我做的任何事。
  • 為什麼我要這麼做?(您問我?我倒是得要想一想)。
  • 小小腦袋瓜盤算一下成本,不須掐指一算,賺賠馬上分曉。
  • 這麼做,大人馬上注意到我(真得是馬上喔!時間點捉得毫秒不差,一個刺激一個反應)。
  • 想像一下,這多麼令人享受的畫面,就像鎂光燈打在全身的感覺,明亮耀眼。
  • 這活像伸展台上的主角走台步般,擄獲多少人的目光與注視,無論是大人或小孩的觀眾們。
  • 這時,行為本身對不對?別人的感受好不好?對於孩子當下來說已經不是重點(先賺到注意再說)。
  • 孩子為什麼須要這些注意?
  • 是平時大人們對他的注意太少?
  • 是平時他的好表現不容易在團體中脫穎而出?
  • 是大人們對於他的不好表現太過反應?
  • 無論如何,試著與您的孩子面對面(是否須坐下來已經不是重點)。
  • 試著把彼此的想法直接說開(對您來說也許會帶來些許的尷尬與不自在)。
  • 坦誠地(這須要一些勇氣)告訴孩子是否自己對他的注意不夠?是否這麼做是為了大人對他多一點注意。
  • 別說您很忙,沒時間,時間這件事對大家都公平的很。
  • 撥出15分鐘(一天24小時裡僅佔1/96)傾聽孩子的聲音。
  • 傾聽?抽象點。在當中專注聆聽孩子想要告訴您的任何事,別做評論,別下判斷,讓孩子感受這當下的15分鐘完全屬於他和您。
  • 很多事需要向孩子學習,從中看到自己,包括身為父母的我和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