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對父母說一件事:「出了社會,沒有人會管自己的孩子是不是ADHD!」這句話,說的很殘酷,卻也很現實。

孩子長大後,終究是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表現負責。

就以拖延這件事為例。

拖延總是讓ADHD孩子留給別人不好的印象。同樣的,也讓他自己在生活上、工作上、學習上、人際上帶來許多的麻煩事。

習慣性的拖延總是對這些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帶來長期又漫長的折騰與耗損。拖延已經讓這些孩子失去了動力,執行力也不時地處在空轉狀態。孩子必須要去分辨為什麼在做不同的事情,自己的態度與行動力完全不一樣?是不能?還是不為?

沒錯,我們總是給這些孩子太多的理由與藉口。沒錯,他們在做這些事情是有些困難。沒錯,這些事情仍然需要去練習。請試著想想:現在不練習要,等到什麼時候才練習?

我還是要強調:不要把所有的理由都推到注意力缺陷過動症這件事。

ADHD需要對時間更為敏感,需要對時間有所覺察。同時,也必須要能夠判斷事情的優先順序以及輕重緩急。需要給自己設定短期能夠完成的目標,至少在這些目標上可以順利地完成,對自己帶來一些成功的經驗。ADHD孩子也需要訓練組織能力,安排事情的能力,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完成的能力。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這是最近剛播映完畢的經典日劇片名「逃げるは恥だが役に立つ」,也是一句匈牙利諺語。逃避,雖短暫可行。但最後卻仍然需要鼓起勇氣,學習面對,並加以行動執行。

孩子需要知道拖延的事情,擺在那裡,事情並不會因此消失。逃避,反而像循環利息般不斷地累積。逃避,讓自己的心情更更加沉重,更加不美麗,更加有負擔,對自己就更加討厭。當然,人家也更加不喜歡你自己。因逃避而拖延,很容易讓孩子的自尊、自信更加耗損。

「親愛的孩子,你要拖延到幾歲?」不要再說:「我沒辦法。」我很不希望「過動兒」這三個字總是成為自己拖延的藉口、擋箭牌。試著告訴自己:「我願意,我也想要找到練習的辦法!」

讓孩子先從最容易做的事情開始,動手、動手、動手。給自己立即性的回饋,動手、動手、動手。不要再找理由,不要再找藉口。

先做,就是了。

當孩子對於所拖延的事情,在勉力完成之後,你是可以大方給予他奬勵。當然,如果他事先就能夠完成,沒有讓拖延發生。這時,你更可以給他更大的奬勵。

讓ADHD孩子面對拖延。這是一種自我了解的方式,也是讓孩子來練習面對自我。當自己面對一些困難,或者是不想做的事情的時候,自己的態度是否總是傾向於選擇逃避。當然孩子需要了解,無論你如何逃避,停擺的事情它還是在那裡——一直等著你。

行動吧!擺脫拖延的宿命!




Photo:David McDermott,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

【延伸閱讀】
《301個過動兒教養祕訣》




博客來:goo.gl/3Tz4u9
金石堂:goo.gl/OFnRfB
誠品:goo.gl/RqC5df
TAAZE讀冊生活:goo.gl/VnK68G
PChome:goo.gl/jnxbW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