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面對教育,有時都希望能夠「快一點」。當然教育要搶快,既然不能飛,那麼就選擇「用力跳」。一跳、二跳、三跳,國小少一年,國中減一年,高中再來縮短一年。而跳級生也常常成為新聞話題。
父母看孩子「跳」,很樂。但對於真正在「跳」的孩子來說,心裡是什麼滋味就複雜許多。
跳級非零和遊戲
跳不跳級,不是零和遊戲。雖然,最後終究會有一個答案勝出。但是,關鍵卻在於我們如何來思考「跳級」這個議題。
你心裡可能會浮現,「一步一腳印不是比較踏實嗎?讓孩子在學習上,比較輕鬆、自在。他反而可以多出更多時間,去學習他比較弱的情緒跟人際。更何況,如果學校的資優教育做得好,跳不跳級根本不是重點。」
孩子除了聰明之外,是需要一些懂得過生活的智慧。當然如果孩子的身心發展狀況、學習需要,更重要的是他的意願符合跳級,這也是一種選擇。
當然,跳級沒有絕對的答案。但是,必須在選擇之前仔細考慮清楚。並非所有的資優生都必須選擇走這條路。當然,也不是你想選擇,你想走就可以走。
跳過的空白生命經驗
雖然,孩子的學習領域跳級了。但再怎麼樣,跳級生他的生理、心理還是維持在同樣一個年齡層。請留意那稚嫩的臉龐想要訴說的事:「有些事,依然沒變。」
孩子選擇跳級,多少是基於他所擅長的領域,在學習的需求上進行加速或跳級。但是,請提醒自己,一個孩子的需求不會僅止於學科成就,如此簡單而已。
孩子選擇跳級,但他還是跳過了屬於他這個年齡應該學習的對象,無論是與人互動的技巧、話題、經驗、共同的生命感受與共鳴。
按下了跳級鍵,宛如按下了空白鍵。有時候,這一段空白很難再用別的事物去取代。跳過了,就是跳過了。
有時候,我們需要靜下來思考當跳級超齡又超負荷,這時跳級到底跳出誰的需求?而孩子的需求到底又是什麼?請注意,我要強調的是孩子的需求,而不是父母的想要。
當我們把關注的焦點擺在那裡,其實不知不覺就會把孩子目光也位移到那裡。重點是生活的經驗、生命的經驗,的確是需要一步一腳印去經營、去踏實。有些事,是沒辦法像看YouTube跳著看,或像DVD快轉播放。
加速加出什麼問題?
這裡要談的是跳級的心態。
有時候,我們需要去思考加速學習到底會不會加出什麼問題。當你趨之若鶩選擇跳級,請不要想到的只是父母自己的榮耀。超齡學習對於孩子來講就是一種超級負荷。無論對於身體上、心理上、人際社交及壓力調適。
當孩子在跳級的班級裡面顯得格格不入,你可以想像他的壓力會有多大?這已經不是他能力的問題,而是有些事情不是說變就變。不管是他的個子、說話方式、興趣或能力。當然,還包括他平時沒被注意到的事。
如果資優生跟一般同儕來講,已經顯得格格不入。那麼跳級生就是另一種雙重的格格不入。這已經不是單純別人眼光的問題,而是孩子處在一個完全跟自己年齡不符的壓力。
你真的必須仔細去思考孩子內在的想法。不要讓跳級,讓孩子只看到未來的階梯,而忘記注意腳下所踩的階梯。有時候,一失足很容易墜入萬丈深淵。
Photo:Robbie Shade ,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親子天下嚴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