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常說「專注力是一種良好生活習慣的建立。」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充分建立規律性,讓所有的事物就定位。例如每個東西都有它既定的位置,久而久之,就很自動化地知道東西放在哪裡。同時,東西拿出來,在使用後,就立即物歸原處。

亂中有序?除非孩子真的做得到,否則,各就各位對於日後的提取也比較順利。

當父母常抱怨「孩子,你習慣真的很不好耶!」這不好的習慣,往往東西總是丟三落四的,每次都需要花好多的時間、浪費很多的時間、耗損好多的時間在找東西。而且,還不見得找的到。同時,別讓孩子老是找藉口說「等一下」。這等一下往往等到天荒地老,東西都還是沒收好、沒放好。當然最後就老是找不到。

專注力是一種孩子與生活周遭的事物,產生關聯性的能力。專注力缺乏的孩子,看待事物往往流於表面,無法深入內裡。就像「秒」看一副畫,快速掃瞄,無法仔細去欣賞、端詳,注意力持續性差也就草草結束。

讓孩子對於周遭事物看個所以然、更入味、更有趣。這一點,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孩子,還真的必須要向亞斯伯格症孩子拜師學習。雖然,亞斯孩子容易陷入對特定事物的過度執著與專注,然而這一點,正也是ADHD孩子在專注力上、對於事物的關注所缺乏的。

專注力讓孩子對於時間更加敏銳、有感,對於時間將能更善加運用。專注力讓孩子知道當下自己應該做什麼。專注力讓孩子學會判斷哪些事物的重要性及優先順序。

當然,專注力不會是用喊的就會出現。「要專心!要專心!要專心!」無論你喊得多麼地聲嘶力竭,只會像把石頭往水池一丟,撲通一聲就沒了。專注力需要磨練,就像磨出一把利劍般,需要行動,需要反覆練習。

專注力訓練在生活中無所不在,垂手可得。或許你會疑惑,我該如何訓練?我想,最快速的方式之一,就是讓孩子見識到你專心投入的模樣。也就是說,父母先自我體會與覺察,你在哪些活動上,曾經「投入」,因為「專注」也在那過程中,不斷進行。例如看小說、聆聽音樂、和他人說話、料理、栽種植物、欣賞電影等。同時,和孩子分享你如何可以投入這個過程。

你可以仔細檢視孩子花了多少的時間在哪些事情。基本上,他的專注力就在那裡。當然,長時間使用3C暫時保留。




Photo:sarah ,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親子天下嚴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