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校園電影院》

【電影名稱】阿蒙正傳
【適用類型】班級裡特殊生的帶領與互動

前言:當同儕和我不一樣時,是他怪,還是我的視野太淺?該怎麼看待身旁的特殊同學如何相處?
大標:從差異中,學習同理與接納


「你看那怪胎又在自言自語了。」「每天都在看昆蟲圖鑑怎麼都不會膩?」「我看他以後就和蟋蟀、蚱蜢、蜻蜓、蜘蛛一起住在一起,上班聊天好了!」教室裡傳來同學一陣一陣的嘻笑聲,但是哲平仍然自顧自地認真在翻閱著世界昆蟲圖鑑。

老師常感到納悶哲平為什麼下課總是喜歡自己一個人窩在教室裡看書,不然就獨自在校園生態池附近徘徊或遊蕩。「是害羞嗎?」但是老師發現他在與同學起爭執時,倒是也挺會爭辯。「說被動嗎?」哲平也會主動來找老師講話,只是眼睛常常不敢正視,或話題重複地打轉。

哲平對於時間很敏感,每當上課鐘響,老師如果沒有立即開始上課時,哲平總是會不停抱怨與催促「老師,現在已經十點三十分,你怎麼還不上課?你不是教我們要準時嗎?」老師也發現,很多事必須先跟哲平事先交待好,如果臨時請他幫忙收聯絡簿,他也會有意見地回你「老師這你沒說,我不收,這不關我的事。」

直言直語的個性,也讓哲平在班上樹立了不少敵人。「你幹嘛愛說我?」瓊玉氣得哭了出來。「妳本來就長得像矮冬瓜,這麼矮?妳是家裡窮到沒飯吃是不是?要不要我捐發票給妳啊!」哲平邊說邊誇張地捧腹大笑,一旁同學則邊安慰著瓊玉,眼睛邊瞪著搞不清楚狀況的哲平。就連上一節數學課,當老師把月考成績發下去時,面對子彥的滿分考卷,哲平也脫口說出「你是不是考試作弊?不然怎麼可能考一百分?」讓子彥憤怒到差點衝出來對著他揮舞拳頭。

面對哲平在班上,讓同學直呼怪怪的行為反應,老師有些不知所措,該如何與孩子們談論哲平的身份與狀況。「亞斯伯格症」這名詞老師並不陌生,在校內的特殊教育研習中,自己曾經聽過這個與自閉症類似,但又明顯比自閉症輕微的診斷。「該不該和同學說哲平其實患有亞斯伯格症?如果說了,這些小學三年級的小朋友會懂嗎?還是說了之後,反而容易出現貼標籤的反效果?」老師對於說不說感到有些兩難。「但是,如果不說,會不會同學在不瞭解哲平的情況下,彼此關係將更惡化,這樣會不會對哲平也不公平?」每每想到這裡,老師又要煩惱今天晚上是不是又要失眠了。

【電影寫真】
「阿蒙正傳」是導演安德烈斯歐曼首部長片作品,代表瑞典角逐2011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並榮獲瑞典金像獎最佳影片、劇本、男主角、女配角多項入圍。
劇中主角阿蒙(Simon),是一位亞斯伯格症患者。阿蒙在生活中常常精算時間,有屬於自己一套標準作業流程的生活方式,在這流程軌道中運轉,常讓阿蒙感到平衡,唯當中只要有一部分被破壞,則往往造成生活上的失衡與瓦解。
當哥哥(山姆)的女朋友(菲達)因為阿蒙的介入生活,而無法忍受選擇離開時,突然間造成阿蒙的既定方程式失去平衡。為使自己能夠重返生活的軌道,阿蒙決定以科學的方式來幫山姆尋找下一個女朋友。
當阿蒙遇見開朗、樂觀、隨性的珍妮佛,並努力為山姆製造浪漫的約會情境時,珍妮佛卻也無形中,一步一步、細微地讓阿蒙的孤獨內心體驗到美妙的轉變。最後當影片停格在珍妮佛手指輕觸著躲回太空船的阿蒙,一切就是那麼的自然,也開啓了阿蒙塵封的心房。
電影像一扇窗,開啟許多觀看者的思維,讓我們從「阿蒙正傳」影片中,一起與孩子分享、討論及腦力激盪劇中所要傳遞的訊息,例如特殊、同理、接納及壓力因應與調試等課題。

【溝通與分享】
Q1當你遇見壓力的時候你會有什麼反應?
在影片中,一開始你會發現當阿蒙不知所措,或遇見壓力時,總是躲進像太空船的鐵桶子裡。每個人總是會遇見壓力,試著和孩子討論當自己遇見壓力時,會出現什麼樣的反應模式?對於阿蒙的選擇方式,你有什麼看法呢?
 
Q2什麼是怪?是我們見識太淺,還是別人比較奇怪?
「小朋友,難道一個人很喜歡研究昆蟲或捷運路線網就是怪嗎?」「老師為什麼我喜歡研究昆蟲就是怪?而許多大學教授研究昆蟲就不怪?怪不怪,是誰說了算?」到底是凡事要求方程式運作的阿蒙怪?還是我們的視野比較淺,比較窄?試著與孩子討論什麼叫做怪?如果這些怪,沒有影響到別人是否就可以接受呢?

Q3當你的手足或同學伴隨身心障礙時,你會有什麼樣的態度呢?
想像如果你自己的兄弟姐妹或同學,伴隨著身心障礙,例如自閉症、亞斯伯格症、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智能障礙或腦性痲痹等,你會如何來看待彼此的關係呢?你會和他做朋友嗎?你會接受事實接納他的特質?還是對他的狀況抱怨呢?

Q4在什麼情況下,你會從太空船出來?你的問題解決方式是什麼?
如同影片中,當阿蒙躲進太空船裡,其中,母親用直接命令喊叫的方式,或父親想以錢(克朗)來誘惑阿蒙出來,哥哥山姆則試著以同理的方式「地球呼叫阿蒙,請回答。」「降落完成,請開啓鎗門,完畢。」與阿蒙溝通。如果你是阿蒙,在什麼情況下,你才會選擇離開逃避壓力的太空船呢?

Q5難道只要是亞斯伯格症要怎麼樣發脾氣,或做什麼都可以嗎?
有時孩子會懷疑?難道只要是亞斯伯格症想要怎麼樣都可以嗎?難道我不小心碰觸到他,就應該被他打一巴掌或推到河裡嗎?生氣的情緒我們可以接受,但是他就可以想要怎樣就怎樣嗎?試著聽聽看孩子怎麼說。
 
Q6人難道不能自己一個人獨自過日子嗎?
在影片裡,阿蒙在獨白上表示「我喜歡外太空,外太空是無憂的,沒紛擾,沒誤解,因為外太空跟本不帶感情」「我沒有朋友,友情只會製造困擾。」是誰說,一個人不能自己獨自生活,為什麼一定與人互動,如果與人相處總是讓自己難堪時,我為什麼不能選擇一個人居住?
 
Q7為什麼工作有標準作業程序,難道生活就不能有嗎?
對於阿蒙為求平衡,在生活上規劃了標準作業程序,三人量身訂做,簡化居家作息。這看起來像是一件好的習慣,為什麼周圍的人會感到不適應呢?在你的生活或學習中是否也有屬於你自己的標準作業程序呢?如果依這道程序生活,你還是會覺得怪嗎?如果是,那麼怪在哪裡呢?
 
Q8關於亞斯伯格症,你會怎麼說?
如果你身旁有亞斯伯格症的手足或朋友,你會說「他是亞斯伯格症?」還是「他有亞斯伯格症的困擾?」這兩句話,你覺得說起來有差別嗎?哪一句比較會讓你覺得亞斯伯格症就等同於他的全部呢?哪一句話會讓你比較能夠感受到對方,仍然有屬於一般人的獨立個體?

【駐站作者簡介】王意中,學歷: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專長於兒童青少年心理諮商與治療。現任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預告片網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NOksg3LGvw

原文刊載於《張老師月刊》410期‧2012年2月‧p120-124 《校園電影院》專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