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定義:您是否常讓孩子在相當安靜、無干擾的情境下寫功課或做評量,而孩子也能充分發揮專注力及持續性。但是,當一回到班級或團體中寫功課或做評量,此時他的注意力表現卻明顯大打折扣。

  • 就生存競爭的角度,能夠在適度吵雜的情境中,維持專注力及持續性,總是優於部份僅能處在安靜、無干擾的情境下,才能順利寫功課或做評量的孩子。
  • 當您長期讓孩子處於安靜、無干擾的情境,就如同將孩子放在真空、無任何污染的實驗室中,進行上述認知活動。但現實環境往往不會是保持真空狀態、無任何干擾。
  • 在有些情況下,您的孩子是須要訓練在吵雜的情境下練習寫功課或做評量,以提昇對於干擾刺激的篩選及過濾能力,讓這些干擾刺激如同建築一道隔音牆使他不受影響。


  • 下列區分協助您判斷及選擇是否給予干擾刺激的參考。
  • 假如當下的作業、評量或學習是孩子較無法理解,或不甚熟悉的內容,建議您,仍然規劃出一處安靜、無干擾的情境,讓孩子能保持適當的專注力及持續性,以充分發揮學習的效果。
  • 假如當下的作業、評量或學習是孩子相當純熟,或內容相對簡單、易懂,甚至於思考已達自動化(不須刻意思考即能做出反應)。此時,建議您,逐漸加入一些干擾刺激,這些也許是電視機裡傳來的聲音,也許是您在旁不時的走動,或是在他的視線內出現吸引他的玩具或物品。
  • 此時,請特別觀察您的孩子是否能在干擾情境下持續維持適當的專注力及持續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恭喜您,家中寶貝的注意力等級再上一層樓。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請先再退回原來安靜的情境,或調整所給予的作業或評量內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