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般孩子來說,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遇到問題,從中改善問題,嘗試錯誤有時是一種樂趣。

然而,面對特殊需求孩子,在給予不同的難度,嘗試錯誤的頻率,必須要有特別的考量。

對於過動兒來講,因為他的衝動以及專注力問題,導致自己很容易犯錯,因此孩子也一直在嘗試錯誤中。

只是對於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錯,很容易讓過動兒產生挫折,畢竟他也想要像其他人一樣能夠達到應有的表現或解決問題。

對於泛自閉症孩子(自閉症、亞斯伯格症),是否讓他一直嘗試錯誤,我就保留了。

由於泛自閉症孩子很容易將注意力聚焦在一些細微,對自己不利的地方(腦內小劇場可多的)。因此當他發現眼前這件事情,他做不來的時候,是很容易產生放棄,且拒絕再次接觸。

當泛自閉症孩子一直在嘗試錯誤,或反覆暴露在錯誤中,這時他的負面且激動的情緒將很容易被誘發出來(一場情緒風暴即將來臨)。

面對泛自閉症孩子,我們必須瞭解,當把眼前這項任務拿出來,給他們做時,自己必須要很清楚知道,他能夠完成的能力與程度有多少。因此對於泛自閉症孩子能力的瞭解與掌握就顯得相當的重要。

然而,泛自閉症孩子的能力也需要有所提升、改善與加強。因此在給予的內容上,可以採取漸進式的方式,例如在難度上,逐漸增加5% 10%,同時引導適當的解決方式。

雖然,他們的理解與固著性,可能讓你初期(或很長一段時間)感到挫折。但請給彼此一段時間磨合。

在給予的過程中,一開始,建議先給孩子有把握完成的部分,先讓孩子可以順利的進入情況,維持比較好的心情。

同時,在課程或活動結束前,依然給孩子比較容易完成的內容。讓孩子在結束時,留下一個好的經驗,至少對於他下一次再進行時,他的意願會比較高。

提醒自己不要讓泛自閉症孩子對你留下不好的印象,因為這個不好的印象很容易讓他在固著上,像迴圈不斷的旋轉。我們愈來愈黑,愈來愈黑,愈來愈黑。

特別是,當他反覆嘗試錯誤,或暴露在不對、不會、錯誤的情境中,是很容易對你留下了負面的刻板印象。再加上黑白的絕對二分,接下來你對他的任何的要求,他就會直接封鎖你,加以拒絕。


Photowilhei, CC Licens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