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容易說出「我好緊張啊」,但比較難說出「我好焦慮」。

 

緊張和焦慮,雖然他們很像兄弟,但這當中,你會發現,緊張似乎比較短暫一點,焦慮是否比較漫長一些。

 

我們可以和孩子來玩一種遊戲,就是在揭曉、公布之前,他的感覺是緊張?焦慮?還是不安?

 

因為還沒有公布結果,在這情況下,每個人的心情不同。

 

有一種公布結果,單憑運氣,例如抽籤,這和孩子之前為這件事努力了多少,擁有了多少能力,沒有關聯性。

 

我們就以憑抽籤,誰來當班長為例。

 

當然,每個人對於班長這角色的認定不同。

 

一種是我好想當班長,因為當班長會被看見,有成就感,會被肯定,我說了算,可以決定許多事。

 

另外一種對班長的想法,這什麼任務?沒事找事做,只會增加自己的麻煩,浪費自己的時間。

 

由於每個人對於班長這角色,認知評估不同,因此對於被抽中這件事情,所抱持的感受,以及想法就會不一樣。

 

採取抽籤,真的是憑運氣。這時讓孩子去感覺,在等待結果的那一剎那,是緊張,焦慮,不安或是其他的心情。情緒類別可由大人來列舉。

 

當結果出來之後,讓孩子覺察自己的情緒是否有所變化,還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這是一種讓孩子練習自我覺察情緒的方式。

 

你可以隨時變化抽籤結果的內容,例如負責打掃、分組隊長、決定自由活動內容等。

 

得獎的是……賣個關子,孩子是否愈來愈緊張,或愈來愈焦慮?

 

拉回到教室裡的遊戲,孩子會發現我們在玩追逐,玩警察抓小偷,老鷹捉小雞,紅綠燈,鬼抓人,閃電DD,這時候你會發現當鬼在後面抓,在後面追逐,這時被抓,被追的人總是感到緊張,但在這當中又覺得有些興奮,略微的害怕,也有孩子對這類活動感到焦慮。

 

現在拿一個氣球,在孩子眼前,開始吹,慢慢的,氣球愈吹愈大,愈吹愈大,當然你會發現孩子開始兩隻手,捂著耳朵,閉上眼睛。

 

這時,孩子會開始感到有一些害怕,怕的是那突然間,氣球破掉了,繃一聲,嚇到自己。或是氣球破掉之後,碎片會不會彈到自己,而讓臉受傷或感到疼痛?

 

氣球再一直吹,一直吹,一直鼓脹、愈吹愈大,孩子會焦慮嗎?似乎好像是害怕又多了一點。

 

以孩子可以瞭解的方式,聽得懂的方式,透過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去感受自己當下的情緒。當然,同一個時間,可能存在著不同的情緒,例如又焦慮,又不安,但又處在興奮的狀態。

 

和孩子腦力激盪吧!看看哪些活動會讓自己處在焦慮狀態。理解原來焦慮是這麼一回事。

 


PhotoSunny Studio, CC Licens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