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中,有位媽媽問了我一個問題,想知道自己的處理適不適當:「我的孩子想要買耳環,我跟她說你乖一點,我就買給你。」這個提問,讓我聯想到在親子對話中,我們很容易開啟一種:一句話,就了結的對話模式。

說真的,這樣的模式相當的可惜。

孩子每次拋出來的話,我們都可以視為是一種了解孩子的訊號彈。從這一句對話中,慢慢地,將話題不斷地擴大、延伸或深入。這樣對話的好處,將有助於我們可以更加了解孩子的想法與行為模式。

當然,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透過這樣的對話,以模仿與學習更多的語彙、詞句與表達方式。

就以上述為例。

小小孩買耳環,當然你先不急著陷入買/不買的二分裡。或許,我們直覺地以為一個幼兒園孩子買耳環是要幹嘛!所以索性告訴她「沒有」,或如以上的回應「你乖一點我再買給你。」

「沒有」,很快地否定了孩子的索求。除了孩子的情緒可能被撩起之外,當然對話也就此打住。

至於「你乖一點我就買給你。」這時,親子之間對於乖的定義不盡相同。有時,甚至於是天壤之別。對孩子來說,「乖」這字眼太抽象。也許就她的認定,如果好好吃飯,應該就算「乖」。但是,對於媽媽來說,自己所強調的「乖」,可能是指需要達到自己許多的要求。例如在家要聽話、要自己洗澡、在家要安靜、和弟弟和好相處等。

很明顯的,親子之間的認定落差太大。反而容易讓孩子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向你索討她想要的東西。

換個方式對話吧!無論最後買不買?什麼時候買?和孩子藉由這個「點」,延伸出彼此的話題吧!

「我要買耳環!」當孩子問著。「妹妹愛漂亮喲,你喜歡哪一種耳環?有小星星的耳環、圓圈圈的耳環,還是三角形耳環?」自己示範將各種耳環列出,讓孩子能夠更清楚知道自己的喜好是什麼。

「我要圓圈圈的耳環!」如果孩子這麼回著。「哇!圓圈圈耶!這圓圈圈像什麼?」或許孩子回你「像甜甜圈」「像棒棒糖」。你也可以回應她「圓圈圈很漂亮,但媽媽喜歡的,是小星星造型喲。」

「把甜甜圈耳環掛在耳朵上,是什麼樣的感覺啊!是快樂?是開心?還是高興?」「你們班上是不是也有小朋友掛耳環,讓你覺得她很漂亮?」「如果想要讓自己變漂亮,除了掛耳環,我們還可以做什麼呢?梳公主頭、綁馬尾,或衣服上面有蝴蝶結?」

說真的,買不買,倒其次。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腦力激盪,設計出各種自製的耳環。像想像遊戲般,把紙做成的小紙條掛在耳朵上。

由於每個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在語言理解與表達程度上不盡相同。你可以視孩子的反應繼續延伸下去。這樣的目的,在於透過一開始的「耳環」作為媒介,而和孩子彼此不段地互動與對話下去。聊得愈多、說得愈多、談得愈深入,就有機會讓孩子跳脫只是「想買」的那股欲望。當然,也讓我們開了許多扇窗,探頭了解眼前這孩子的內心世界,或者她對於外在世界的看法。



Photo:Marina Aguiar, CC Licensed.
 *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在【親子天下嚴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