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限,有必要。
  • 設限,讓孩子懂得社會的規範在哪裡?
  • 設限,無限一般孩子或特殊生。
  • 設限就像『回』這個字。
  • 外面的大口,就像社會的既定規範,這些規範如同紅線一般,沒有任何理由可以去踩它。
  • 這條紅線,無論是造成自己或他人的安全,無論是破壞物品或教具,或是偷竊,或是離開教室或明顯干擾課堂秩序或他人學習等。
  • 裡面的小口,彈性比較大。這個小口會視每位大人的想法,及眼前孩子的身心狀況而出現不同的縮放。
  • 例如孩子在班上的坐姿,孩子再教室的走動,交頭接耳的講話,自己做自己的事,眼神不看你等。
  • 當老師遇見一般孩子的行為試探,當他不斷再探詢您的底線。
  • 建議您將班級經營的規則界定清楚,同時持續應有的設限,讓孩子知道您的回字裡的小口在哪裡。
  • 與孩子進行行為約定,並確實執行行為的後果 (請注意,這後果的設定是孩子真正在意的內容,而非大人理所當然的認定)。
  • 當您在合理的要求下,孩子鬧脾氣或刻意對立反抗時,建議您,在行為的因應上,避免與孩子爭辨。
  • 試著以冷靜及鄭重的語氣讓孩子知道彼此間的互動規則。
  • 在設限的過程中,適時維持您的堅持度。
  • 必要時點出孩子試探行為背後的目的。
  • 讓孩子理解『回』這件事,讓孩子接受適度的設限,無論一般,無論亞斯,無論自閉,無論ADHD,讓孩子在成長中適時學習未來現實社會的生存課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