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是否有權利知道自己本身的困擾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2. 當孩子被診斷是ADHD時,父母是否該一五一十地告訴孩子關於ADHD這回事? (當然前提是父母自己本身必須優先知道 ADHD是怎麼一回事)
  3. 說多少?怎麼說?談病?不談病?怎麼談?幾歲談?什麼時間談?在哪談?我想這是許多ADHD父母共同的困擾之一。
  4. 在選擇談之前,或許我們可以先停下來思考,為什麼需要向孩子說明關於ADHD這件事。
  5. 當然年齡層會是一個選擇說或不說,該如何說的考量。
  6. 選擇說,是讓孩子有機會能夠瞭解自己的優勢與限制是在哪裡? 以及自己的特質,當然必須強調ADHD並非等同於自己的全部。
  7. 當遇見這些限制時,自己、父母和老師等可以怎麼來幫助自己面對這些困境,就像如何處理眼前一顆一顆大小不一的落石橫在眼前。
  8. 選擇告訴孩子,絕對不是讓孩子拿這些診斷來做出現問題的擋箭牌,或免死金牌而無限上綱、豁免責任。
  9. 面對學齡前的幼兒,您不一定需要直接告訴孩子或和孩子討論ADHD這麼艱深的字眼(雖然我們大人似乎總是容易以簡化的方式來看這診斷) 。您可以選擇以說故事或編讀繪本的方式來讓孩子瞭解當小朋友自我控制不聽話,會是怎麼一回事,當然如何讓自我控制變得乖乖聽話的魔法也可以與他討論。
  10. 面對小學的孩子,您可以試著讓他瞭解每個大人與小朋友都有些讓自己與大人傷腦筋的煩惱事,當然這些擾人的問題有時也身不由己。ADHD的名稱不見得需要刻意強調,但可以讓孩子瞭解當小朋友出現這樣的情形時,自己在生活上或著學校上可能會有哪些模樣?當然重點還是在於如何腦力激盪讓自己學會與ADHD和平相處,當然也包括如何讓自我控制能夠乖乖聽話。
  11. 當孩子逐漸步入青春期,或許您可以試著向孩子解釋ADHD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或選擇一些關於ADHD介紹的短篇文章讓孩子有機會能夠更加瞭解原來讓他終日困擾的問題出處。傾聽孩子對於ADHD的想法,您可以嘗試區辨孩子的想法是否出現灰色或負面的偏見。讓孩子談談自己伴隨ADHD的感覺,以及知道ADHD後可能的反應。
  12. 接受,是孩子及父母面對未來ADHD困境,甚至於是跳脫ADHD困境的第一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